3.負擔能力的極限
如果有幸不在前述兩項因素的區域中,那麼即使享受人口紅利,也逃不了這第三項的篩選機制。房貸從20年、30年,到現在推出的40年房貸,是甚麼概念? 若是以單一利率1.5%去貸款1000萬,會發現若是沒提前繳清,最終須付清的款項分別約20年1150萬、30年1200萬、40年1300萬,也就是說銀行從你身上預支了未來20~40年15%~30%的資產變成銀行業的獲利,這也表示你預期了房子會在未來支付貸款的期間上漲15%~30%以上,否則你不會認為房子是能夠保值的投資。以目前普遍受薪階級單薪4萬,雙薪8萬,貸款30年單一利率1.5%每月支付最平衡持久的35%薪水當做房貸,分別為1.4萬與2.8萬,能夠貸到總數350萬與700萬的房貸,推估加上2成的自備款,也就是房子總價在420萬~840萬價格區間是普遍在快速流動的商品物件。
購買超過這個價格區間也就超過基本的居住需求,屬於奢侈品或是投資消費範圍,市場的供需法則會對價格出現篩選機制。購買住宅的同時,利息+裝潢費就已經讓購買的總價跌落15~20%,下一位購買者也得再接受一輪價格跌落,也就是說現在建商聯手銀行在與消費者交易時,獲利就已經終結了。這些就是事實,不要再傻了,住宅不是普通人的投資商品,而是「家」。
*作者為為90世代建築設計從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