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風評:央行不降息的正反解讀

2020-06-23 07:20

? 人氣

央行不降息可以有正反解讀。圖為央行總裁楊金龍。(資料照片,盧逸峰攝)

央行不降息可以有正反解讀。圖為央行總裁楊金龍。(資料照片,盧逸峰攝)

上周四央行理監事會,事前不少金融界預測央行會再降息,結果是按兵不動;至於原因,到底央行對後續經濟情勢是樂觀還是悲觀,也可以有正反面解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央行在3月召開的理監事會中,通過降息1碼,終結連續14次會議都凍結利率的紀錄,同時也把重貼現率降到史上最低。當時是新冠肺炎疫情開始肆虐全球之際,在央行開會前,金融界也已預料到降息已難避免。相較之下,這次理監事會議,金融界預測會降息者居多,有些預測再降半碼、有些預測降1碼,結果央行按兵不動。

不降息的理由,依照央行的說法是政府擴張性財政政策、及寬鬆貨幣政策已逐漸發揮成效,國內防疫成功、經濟運作尚屬正常,在內需要支持下國內經濟可望溫和回升。因此從正面看與解讀,是央行對未來經濟持較樂觀態度,認為不必要再降息來支撐經濟。

對未來持較樂觀態度,以現階段的所有預測來看,當是正確無誤。以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來看,從一月下旬中國武漢封城開始算,接著是三到六月的席捲全球、歐美紛紛封城鎖國。中國在四月後疫控制住疫情並實現復工,經濟呈v型反轉,歐美則是現在開始逐漸放鬆管制。

整體而言,上半年的全球經濟幾乎是完全崩潰,中美歐等大型經濟體首季經濟都出現衰退,歐美第2季則預估是兩位數衰退,下半年經濟才會逐漸脫離疫情影響。至於到底是V型、U型、還是L型、W型的復甦就再說了,不過大部份預測都顯示下半年的經濟表現會比上半年好。

國內的預測數字也是如此,台灣更已開始解除管制,除了出國旅遊外,原先受衝擊慘重的產業,包括國內旅遊與餐飲等,算是逐漸恢復正常,此時央行再降息就顯得意義不大。這是央行維持利率不動,顯示其對未來經濟偏向樂觀的解讀。

不過,樂觀中也可能潛藏悲觀;另一種解讀就是:央行對未來的風險與不確定生仍相當擔心,因此這次不降息是預留彈藥,準備萬一碰到經濟走勢不如預期、甚至再次向下沈淪時,還有武器可用─對未來的擔心「藏在」央行對外聲明中那句「全球景氣前景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的話裡,而央行的擔心也有其道理。

未來的不確定性來自幾方面,一個是復甦方式與力道問題,這就是討論不少的V型還是L型復甦等問題;再來是疫情對全球供應鏈造成的傷害與改變的多寡、復甦時對經濟的影響多大等,仍是一個未知數。當然,在疫情中還是持續惡化的中美關係,是否會對全球經濟再度扮演破壞性角色,更是無人能算得準。

而最大的不確定性則是來自疫情是否今年秋冬會捲土重來?

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是人類歷史上造成死亡最多的瘟疫,一般推估造成的全球死亡人數在2-5千萬之譜,甚至有人估造成1億元死亡。當年西班牙流感就是在1918年初的1、2月先流行一次,但感染與死亡人數不多;待9月後再次捲土重來時,卻帶著史上最重的殺戮而來,造成全球數千萬人死亡,因此千萬不要以為疫情消失後就不會再捲土重來。

雖然今日的公衛與醫療技術遠勝過百年前,但只要疫苗未問世,疫情再流行的可能就存在─而一般預測,疫苗不可能年底前可問世,這代表的是存在著年底前再來一波疫情的可能性。如果年底疫情再起,人們會因有經驗而能更好的因應、減少傷亡與對經濟的衝擊,還是另一波經濟重擊仍難避免?或甚至如1918年一樣,年底第二波是更具毀滅性與兇殘的疫情?

央行這次不降息,不論原因是因對未來經濟持較悲觀或樂觀看法,從保守的觀點計議,都是較安全且正確的抉擇,避免如美國聯準會因倉促又快速降息到零利率,導致現在除非掉入負利率、否則無息可降的窘境。畢竟無人可準確預測未來到底經濟會朝向樂觀還是悲摧方向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