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總統520加持,司法院要送國民法官闖關

2020-06-24 09:30

? 人氣

司法界人士描述,擅於狙擊的民團率先透過媒體開火,不惜自揭和司法院密室協商的內幕,藉以指控其缺乏誠信,還發動一波波綿密的投書攻勢轟炸司法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民團從國會到街頭,不斷推動陪審制,和司法院槓上。(柯承惠攝)
民團從國會到街頭,不斷推動陪審制,和司法院槓上。(柯承惠攝)

司法院雖然冷處理口水戰,但私下也不得不透過各種管道爭取司法實務界支持,大批法官和學者則不斷投書媒體,試圖幫司法院搶回話語權。

除了媒體交戰,兩軍也在立院短兵相接。民團的策略靈活多變,遊說各黨團立委時放軟身段,不再強硬主張陪審制,而是退一步改推銷「參審和陪審一起試行」。此外,民團雖然卯足全力和擁有過半優勢的綠委折衝,卻也悄悄玩起合縱連橫,積極拉攏國民黨、台灣民眾黨及時代力量,試圖以外部勢力包圍綠色軍團。

民團的努力讓立法進度緩慢,司法院官員則開始出現危機感,除了忙著到立院「固樁」,並轉彎頻頻向層峰推銷國民法官草案。

意外的插曲是,昔日曾是盟友的綠委和民團,亦因為協商此案出現扞格。

蔡總統就職演說直言「國民法官」

民團為了喚回支持陪審制的綠委,挖出多年前支持陪審的連署書,痛批部分綠委以前挺陪審都是騙人的;部分人士更拿出民進黨一九九九年制定的行動綱領來打臉綠營,強調綱領寫著「修訂刑事訴訟法規,建立『陪審』制度;涉及內亂外患罪之案件,應成立包括各政黨代表、國會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所組成之『陪審團』,公開審判之。」

不過一名熟知協商過程的人士對這些「打臉文」嗤之以鼻。他分析:「當年的社會狀況和現在大相逕庭,難道司改不該與時俱進嗎?故意翻出二十年沒修過的舊綱領來抨擊新政策,實在很離譜!」

他也解釋,民進黨只設定引進人民參與審理的政策方向,並未選定審判制度。他舉出蔡英文在一一年擔任黨主席時發布的「十年政綱」,強調內容只提及「建立人民參與審判機制:在特定類型案件,採行『參審或陪審制及其配套』,讓人民得以參與司法運作……。」

他也說,蔡競選總統時提出的司改白皮書,也延續這個論點,因此融合兩制的國民法官草案,並未違背綠營及蔡英文的理念,「打這種烏賊戰術對民進黨效用有限!」

國民參審VS.陪審團制度比較
國民參審VS.陪審團制度比較

有趣的是,總統蔡英文在關鍵時刻推了司法院一把,讓司法院士氣大振。

蔡在今年五二○就職演說時直言,未來四年「國民法官制度一定要上路」,她吐出的「國民法官」四個字,顯示民進黨已經定調。而蔡不只在就職典禮上講,近日趁著立院休會和綠委茶敘時,也親自解說及推銷國民法官草案,讓綠委凝聚草案在臨時會過關的共識。

在總統光環加持下,民團和綠委的六度協商火速宣告破裂。這些變化也逼得民團祭出緩兵之計,透過在野黨立委想攔阻臨時會提案。據悉,如果拉不掉提案,民團準備發動大規模靜坐遊行,而目標則鎖定讓陪審制加入試行。

儘管整體情勢不利民團,但司法院卻未好整以暇,反而繼續拜會立委鎖螺絲。「在草案三讀通過前都有變數!」一名官員的話吐露出戰局的緊繃。

法界就怕國會附加兩制併行

不過,法界人士認為,司法院版本過關在預期範圍,只擔心立院是否會附加「兩制併(試)行」版本。

有法官憂心地說:「審判制度又不是自助餐,如果同一罪名可以選擇兩種審判方式,這樣的法律制度不但不公平,也會加深民眾對司法的偏見。且如果同時執行兩種制度,各地院就得打造兩套不同設備,也將消耗兩倍人力及預算,屆時擠壓到其他的法院資源,民怨不會更深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

侯柏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