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多涵觀點:迷因治國─對抗假資訊的優良手段,還是法西斯的政治洗腦?

2020-06-29 07:10

? 人氣

蘇貞昌「一粒卡臣」貼文紅到國外。(圖/取自蘇貞昌臉書)

蘇貞昌「一粒卡臣」貼文紅到國外。(圖/取自蘇貞昌臉書)

近年來各政府部門的臉書頁越來越流行迷因圖,透過廣泛轉貼來吸引注意。例如在防疫期間,經濟部貼出了「泡泡結印:內外夾弓大立腕」教大家洗手,蘇貞昌貼出「咱只有一粒卡臣」呼籲不要搶購衛生紙。最近則有內政部圖文用PS5遊戲機長得像住宅警報器提醒大家選購警報器時多加注意,海巡署貼出「沒有豬肉的粽子只是油飯跟糯米飯」。有些人稱之為迷因治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支持者認為這有助於政府推動政策、宣傳正確的資訊、對抗假新聞和謠言,將它歸功於唐鳳,唐鳳本人也大方承認,認為迷因工程是對抗假消息最好的疫苗。誠然,社群網路對傳統的民主制度造成了很大的挑戰:極端意識型態和威權政府煽動網路輿論,造成社會對立、民主國家的政策難以推動,而產生民主制度效果不佳的錯覺。為了對抗這種困境,政府使用迷因來宣傳政策好像是合理的。但是迷因治國也隱藏許多危險,值得關注。

一、迷因只利用人們的不理性而不提供論述,會壓縮政治討論的空間

傳播學、心理學和政治學研究都顯示人們很容易因為許多不理性的原因而接受不同的立場。例如從眾和同溫層、名人效應、疲勞轟炸、敵我意識、噁心感、恐懼等等。迷因之所以能夠運作,正是抓準了這層不理性,用好笑或可怕的部份吸引人們注意並轉分享,從而推廣迷因中挾帶的那些很無聊的政府立場。當迷因的圖片設計很精美、很好笑、或是身邊好像有很多人轉貼,人們就容易接受這個迷因中的立場。然而,接受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們同意那些立場背後的論述,而僅僅是因為他們身邊剛好有許多人也轉貼了該立場的迷因。

有別於幾年前流行的「懶人包」,大多數的迷因圖根本沒有論述,只是用無厘頭、誇大、嘲笑、斷言指責來建立立場,連事實核查或反駁都無從做起:怎麼查核或反駁屁股數量和買衛生紙的關連?也就是說,迷因背後的立場很難有細緻的討論,只能有支持和反對兩種立場。

有些迷因像是打巴掌、「你只想到自己」等梗,則是鼓勵人們區分敵我、輕視不同意見者、甚至使用暴力。例如海洋委員會在二月有一系列漫畫圖,把散播疫情謠言、說各國防疫情況一樣爛、或是拒絕居家隔離的人全都畫成豬,並且揍他。

其實在這次防疫期間,有許多人權組織和法學者都指出政府的一些防疫措施侵害人權;即使明明有同樣能有效防疫的合法手段,政府卻選擇能夠便宜行事或吸引政治支持的手段。然而,眾多的防疫迷因,包括「防疫視同作戰」這句口號,建立了敵我二分,只要你不支持政府的那一種防疫方式,就是想要讓病毒害死全台灣人,壓縮任何討論空間。

2018年警政署曾有張迷因圖寫說「沒有一發霰彈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就兩發!」稍後圖片即撤除( 警政署臉書截圖)
2018年警政署曾有張迷因圖寫說「沒有一發霰彈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就兩發!」稍後圖片即撤除( 警政署臉書截圖)

二、非關主旨的立場也會搭便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