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於振興券的新聞如雨後春筍地冒出,不管是柯文哲批評無用的振興券政策,或是民眾抱怨為何不學習他國發放現金及我們發放金額過少,種種來說似乎對於現今的振興券制度反對聲浪大於支持聲浪,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而政府實施這項政策的主因到底是什麼?
你能想到的政府想不到嗎?
政府突然發放2000元事情不就解決了嗎?相信我如果這樣做有效,政府早就不用傷透腦筋想出這麼一個複雜,還要耗費諸多行政成本的政策了,發行現金政府絕對可以省去大大的麻煩,民眾對於天上掉下來的錢肯定只有點頭沒有搖頭的份。但為什麼我們要用三倍券的方式來振興經濟,這就要提到振興券跟現金最根本的不同了。
現金跟振興券不同在哪?
我還記得振興券的政策剛出來的時候,我大學的室友就在書桌前問我,想要買什麼,他說他看上了一副新耳機因為現在的耳機舊了,這就是振興券想要達成的一個目的,刺激消費,當然這裡所指的消費不是日常消費,而是額外的不管娛樂性、衝動性消費。
心理經濟學有一名詞叫做Mental Accounting,簡單來說就是人們會將金錢透過心中價值來做不同的分類,舉裡來說年終多的薪資60000元跟刮刮樂賺到的60000元,我們傾向開心花掉刮刮樂的錢而謹慎使用多出來的年終;再舉一個例子,過年家裡的賭博平常的1000似乎就成了一種賭注,在我們心中就沒有原本那麼重要的價值,而肆意下注,振興券就像這樣讓我們有用1000去買3000元禮卷的錯覺,而產生做一些平日不會做的行為花費。
尤其政興券還多加了許多額外條款,如限制花費項目,限制花費時間等等…,從不能繳零零總總的費用就可以看出,政府不想大家拿這筆花費貼補日常家用了。
那為什麼其他國家那麼多,我們那麼少?
相信講到這邊很多人心中的一把火就燃起來了,奇怪美國發1200美元(折合台幣36000),我們才3000是要花什麼?政府希望我們花多一點,為什麼不多發一點?
的確就算把物價算進去我們發的錢還是排在世界底端,但這要討論到振興券的主要目的了。身處在台灣的台灣人現在走在路上,遇到炎熱的天氣可能就會把口罩拿下,因為深知在台灣疫情的安全性,所以這次發的三倍券其實是「疫後振興經濟三倍券」由於台灣疫情穩定,救完疫情接下來就要救經濟,而美國或其他國家就不一樣了,他們發的錢是紓困救濟金,是給在疫情中被革職、不能做生意,各種被疫情蹂躪的人所發的紓困金。
所以當我們在大罵政府這種小氣中飽私囊的行為時,應該先考慮這些政策的本質是什麼,我們政策救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