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美國婦女的先生在三年前死於一場瘋狂槍擊案,她認為槍枝公司不該生產武力過於強大的槍枝,決定和槍枝公司對簿公堂,但財大氣粗的公司卻利用陪審團制度的漏洞,砸錢委託專家事先調查並挑選陪審員,還用盡各種手段試圖操弄陪審團。這是知名法律驚悚片《失控的陪審團》(Runaway Jury)的情節。
許宗力:「陪審制」有違憲之嫌
「至少我認為陪審制有嚴重違憲之嫌,因為陪審制的判決是不附理由的,除非透過修憲,否則這樣的判決在正當程序面前站不住腳。」
這部電影情節雖誇張,卻鉅細靡遺地點出了陪審團制度的優缺點。法界人士嘆了一口氣說,國外有關「陪審團」的文學、影音作品不勝枚舉,關於「參審制」的作品卻寥寥可數,以至於台灣民眾對「陪審」感到親近,卻對「參審」極度陌生。
不過,法律界出身的總統蔡英文試圖讓台灣的審判制度邁向新紀元,她在二○一六年競選總統時的司法政見裡,就主張推動讓人民實際參與審判,還強調當選後會召開全國司法改革會議,討論採用「陪審」、「參審」或「其他審判模式」。
許多民眾分不清楚「陪審」和「參審」的差別。司法界人士簡單地解釋:「陪審」是由素人組成陪審團認定犯罪事實,法官只處理量刑,採用這套制度的國家多為英美法系;至於「參審」,則是讓人民和法官共同審判,以歐陸法系的德、法兩國為主要代表。他認為,兩種制度各有優缺點,而且不管採用哪一種制度,仍可能隨國情做出調整。例如日本的「裁判員制度」偏向參審制,但隨機遴選裁判員的方法,卻是源自陪審制。
台灣要用什麼制度?司法院長許宗力的答案已經很明確。留學德國的他曾表明「參審制」較可行,而且二○一七年二月的司改國是會議分組會議起跑前夕,許曾在法官論壇發表一封公開信,雖然目的是澄清法官的誤解,卻也悄悄夾帶問題的答案。「至少我認為陪審制有嚴重違憲之嫌,因為陪審制的判決是不附理由的,除非透過修憲,否則這樣的判決在正當程序面前站不住腳。」
許玉秀、許宗力都是總統欽點
不過等到司改國是會議正式開始召開分組會議時,許宗力參加第二分組,主戰場鎖定大法官解釋、法院組織改造及上訴制度等議題,召集人則是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所長、前大法官林子儀。而這次引發朝野大戰的「參審」、「陪審」議題卻是被分配在第四分組,這一組的召集人,正巧就是近來為了聲援陪審制而猛爆料的前大法官許玉秀。
許宗力不在第四分組,以至於外界無法聽到他對「參審」、「陪審」的法律論述。但第四分組的委員法律背景堅強,除了致力推動陪審制的陪審團協會理事長張靜(律師),也包括《憲法》權威、理律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李念祖;另有台大法律學院教授顏厥安及台北大學法律學院院長林超駿(前大法官林永謀之子)等學者。而該組也布滿院檢戰將,檢方代表有時任台中高分檢檢察長江惠民(現任檢察總長)及時任宜蘭地檢署主任檢察官蔡元仕(總統蔡英文姪子);而法官代表則為知名改革派法官陳憲裕及陳欽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