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引述瓦姆比爾的大學同學說,他是個體育迷,隨口能說出任何一個球隊的比賽成績;偶爾寫點饒舌歌詞,常思考一些自身與世界的關係之類深邃問題,挑戰自己和他人。
他生前的朋友們說,瓦姆比爾雖然出身企業家家庭,但平時節儉,吃半價壽司,工作認真,充滿好奇心,也愛搞笑。
據稱,比同齡人更早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和職業生涯:投資銀行業。
他在領英(LinkedIn)上的個人資料顯示,他是一個學生投資基金管理委員會成員,2015年曾到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選修高級經濟學課程。
瓦姆比爾好學,也愛旅遊。這兩個因素促成了他的亞洲之行。
在那趟致命的北韓之行前,瓦姆比爾根據一個海外學習計劃,安排好從2016年1月開始到香港大學讀一年書。
他決定開學前到北韓玩幾天。
於是,他參加了中國一個叫青年先鋒旅行社(Young Pioneer Tours)組的觀光團去了北韓,行程包括三個晚上住宿。
丹尼·格萊頓(Danny Gratton)來自英國斯塔夫德郡,也參加了那個去北韓的跨年觀光團,旅途中是瓦姆比爾的室友。
格萊頓對BBC表示,他跟瓦姆比爾一見如故,「他很聰敏,很招人喜歡。」
2015年12月31日,這個旅行團行程的第二晚,下榻平壤羊角島國際飯店。據稱,瓦姆比爾就在那晚進了閒人止步的員工區域,取下了一幅宣傳標語。
那天早些時候,這個團被帶到南北韓邊界觀光,返回平壤就餐,然後乘大巴到平壤的市中心廣場看大型焰火表演。
格萊頓記得,那天他們晚上還喝了啤酒,但肯定沒有人調皮搗亂,行為出格。
「那不是一般的度假旅行,大家都很聽話守規矩,」他說,「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奧托拿了酒店的標語,他也沒提過這事。
北韓政府公布了一則監控影片,顯示一個面部無法辨認的人影從過道牆上摘下了標語。
又過了一晚,2016年1月2日,旅行團在平壤國際機場出關時,瓦姆比爾被捕。
格萊頓說,他和瓦姆比爾是全團最後過關的兩個。他們把護照遞上,邊檢用手指點了點瓦姆比爾,又指指門,兩名保安隨即過來把瓦姆比爾帶走了。
格萊頓記得自己當時開了個很不合時宜的玩笑,對瓦姆比爾說,「我們也許再也見不到你了」,當時瓦姆比爾還衝他笑了笑。
這就是兩人最後在一起的場景。
格萊頓認為,「他們決定抓個美國人。他就是倒霉,在錯誤的時候出現在錯誤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