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呼籲美國超越冷戰思維,但他們也同樣傾向冷戰
巴爾部長的講話中談到,美國對中國「全球野心」的回應是目前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他呼籲自由世界用有一個「自己的全社會方式」,讓公共和私營部門在保持必要分工的同時能夠共同合作來抵制控制,贏得掌握全球經濟制高點的競爭。
在紐海文大學東亞安全中心主任麥考密克(Brett McCormick)教授看來,巴爾的這番言論似乎預示著一場冷戰或類似冷戰的到來。
他對美國之音說:「自由世界採取『全社會』的方式『贏得爭奪制高點的競爭』,就像『美國以前作到過的』一樣,這是對冷戰的明確召喚。」
他還表示:「中國人呼籲美國超越這種『冷戰思維』,但在其他方面,他們也同樣傾向於冷戰,甚至更傾向於冷戰。」
麥考密克還擔心這種要求新冷戰的呼聲可能很容易升級為更直接的衝突。
不過包道格則認為,由於冷戰時期和現在的結構性差異,一場新冷戰不可能出現。但他也說,華盛頓的領導人似乎是在創造一種冷戰氛圍。
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員庫珀(Zack Cooper)則認為,這更像是中國與大部分民主國家之間的競爭,而不是冷戰的重演。
這位前美國國安會和國防部官員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在冷戰時期,我們的經濟體系基本上是獨立的。但在這場競爭中,我們的體系相互交織,即使出現脫鉤,也將是一組更加複雜的關係。」
他還指出,現在的中國與前蘇聯不同,「中國共產黨沒有一種在國外特別有吸引力的意識形態」。
戴博則表示,「新冷戰」是一個誤導性的歷史類比,似乎是一個流行於媒體、政治和大眾想像中的詞語。
中國: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17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巴爾部長的講話是對中國的「無端指責」和「污衊攻擊」。她還引用了蘇軾的一句詞來形容中國對這些「污衊」的應對:「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她指出美國部分人是出於意識形態的偏見,把中國渲染成對手甚至敵人並變本加厲地抹黑攻擊中國,並稱這種行為對美國自身和世界都造成了嚴重傷害。
華春瑩說,「中國從來無意挑戰或者取代美國,無意與美國全面對抗」,「我們願意本著善意和誠意發展中美關係」。
曾擔任國務院東亞與太平洋事務副助理國務卿的福克斯(Michael Fuchs)告訴美國之音:「面對來自中國的挑戰,美國需要務實有效的策略,而不是一系列製造恐慌(fear-mongering)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