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避免卻又無可避免,聽起來很矛盾,卻是這個世界各種關係發展過程的真實寫照。可避免的未必幸福,但最後走到無可避免卻多是悲劇。小至夫妻離婚,大至兩國戰爭,例子俯拾皆是。今天,台灣乃至世界也正面臨不少可避免卻又無可避免的狀況,可謂危機四伏。為什麼可避免最後卻又無可避免,不僅值得我們深究,更是思考吉凶之道的一個起點。
其實,大多數的衝突皆可避免,最後落到無可避免的結果,主要由兩項因素決定:矛盾激化的程度以及節制力量的大小。為方便讀者了解,在此以關係到台灣的三個例子來說明這兩項因素:港版國安法、以及當前的中美關係和兩岸關係。
首先談雙方矛盾激化的程度。世上很少完全和諧的關係,或多或少都有矛盾;矛盾是衝突的種子,但矛盾不一定產生衝突,主要看矛盾被激化到何種程度而定。矛盾一旦被激化到某一程度,跨過了門檻,利害關係變得愈來愈大,退路愈來愈少,原本可避免的事件,可能就變成無可避免的不歸路。
以港版國安法的制訂來說,一國兩制的設計本身就是一個矛盾,它本來就是一個過渡方案,遲早要走到一國一制,矛盾的種子就在這裡。圖一是一國兩制的矛盾程度,橫軸是大陸對一國的認知,從淡化到深化,縱軸是香港對兩制擴大的要求程度。在這四個象限中,第一象限是一方面香港不僅強烈爭取兩制擴大(主要是雙普選的落實),另一方面對一國的認同也同步深化。對香港來說,這應是最理想的狀況;對大陸而言,兩制雖擴大,但一國也同步深化,即使矛盾未消,激化程度也沒有到要制訂國安法的地步。第二象限的矛盾激化程度最強,亦即去年反送中運動所呈現的狀況,不僅一國認同淡化(甚至有港獨的聲音),而且要求兩制擴大的行動強烈。第三象限基本上是2014年雨傘運動以前的情況,一國認同依然淡化,但要求兩制擴大的抗爭基本上時間短,力道弱,也未影響到社會秩序。第四象限是大陸的期望,也是香港民眾最深的憂慮。第四象限代表了大陸與香港最大的心理預期差距,結果香港沒有選擇從第三象限走到第一象限的路,卻從第三象限走到第二象限,把矛盾進一步激化。
從中美關係來看,自70年代至今,矛盾激化程度,變化相當劇烈。美中之間的矛盾,可以從威脅與機會來理解,如圖二所示,縱軸代表美國認為中國對其威脅的大小,橫軸代表美國認為是中國對其是機會的多寡。之所以從美國的觀點來看,主要是因為美國實力較強且是掌握主動權的一方,中美關係從來不是由中國大陸來定義,而是由美國的認知來定義。當習近平想要界定兩國為大國關係時,美國自然感到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