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北部旁遮普邦的一所小型私立學校,馬希瑪和阿納尼亞是同班同學。老師們說,她們都是優秀的學生。但自從課堂從教室轉移到網路上後,她們發現自己處於印度數位鴻溝的兩端。
住在市區的阿納尼亞家裡有無線網路,她能夠參加課程學習,輕鬆跟進。「體驗很棒,課程也進行得非常順利。」她對BBC旁遮普語言組表示。
但對於生活在農村的馬希瑪來說,這是一次令人沮喪的經歷。
首先,她家裡沒有無線網路,只能依靠手機4G網路。在印度農村和小城鎮中,這種情況很常見。
馬希瑪家陽台上手機信號最強,所以她別無選擇,只能在酷熱中學習。但她說,即便如此,她有時也可能無法參加網路課程。
「有時我完全錯過課程,我不能看老師發的網路影片,下載是個大問題。我們每天只有幾個小時有電,所以讓手機時刻有電也是一個問題,」她說。
「在過去的一個半月裡,我幾乎有10至12節課沒有上。積壓的內容太多,有時我真想哭,我落後課程進度太多了。」
印度政府一直宣傳網路課程可行選擇,但由於不同家庭網路質量不同,意味著學習體驗因地區和家庭收入的不同會存在很大差異。
印度有6.3億網路用戶,是全球第二大網路用戶群體,但連接仍是問題,尤其在人們主要依靠移動數據而不是無線網路的情況下。
信號通常不穩定,這導致難以流暢觀看影片;電力供應不穩定,這意味著設備經常會耗盡電量。
最近,旁遮普邦代表向負責印度教育的人力資源發展部強調了這些情況。
《印度快報》引述高級官員警告稱,印度中部賈坎德邦近30%的地區網路連接不佳,東北部阿魯納恰爾邦也有類似抱怨。
還有其他問題,大多數印度人使用的網路設備是手機,因此很多學生上課使用廉價手機,而不是筆記型電腦。許多貧困家庭只有一部手機,而且使用起來不太可靠。也有一些學生根本買不起任何設備。
例如,在印度南部喀拉拉邦,一名青少年自殺了。據稱是因為她家買不起手機或電視,而課程正在一個特殊的教育頻道播出。她的父親告訴記者,他是一名日薪工作者,買不起這些東西。
「她非常擔心自己無法上課,我告訴她老師們會找到解決辦法的,但她很不高興。」他說。
律師及技術政策研究員帕什拉(Smriti Parsheera)對BBC表示,由於所有人都意外被推入了純網路環境,每個家庭擁有的設備類型和數量已經成為決定學生能否參與網路學習的關鍵因素。
她說,一個極端是,那些沒有任何上課設備的學生會被完全排除在外,許多公立學校的學生都面臨這個問題。
她還表示,這不只與能否上網有關,還與如何上網有關。「在用戶體驗上,手機與電腦或筆記型電腦有明顯差別」。
印度邦政府和民間團體已經試圖解決這個問題。喀拉拉邦學生的死亡迫使兩個針鋒相對的學生組織合作,為學生提供電視機。
但這些努力對彌補網路教育差距效果甚微,這讓一些專家質疑,網路教育是否公平。
阿齊姆・普萊姆吉基金會(The Azim Premji Foundation)首席執行官貝哈爾(Anurag Behar)就是其中之一,該基金會為教育項目提供資金。
他對BBC表示,「孩子的教育無法通過網路課程有效開展」。他還指出,這樣會嚴重影響教育,加劇不平等現象。
貝哈爾還說,大多數弱勢兒童得不到家中任何支持來完成網路課程,他們的家庭還在面對生計難題,無法應對其他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