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宗洸觀點:「遐想」的數字 發不出電也減不了碳

2017-06-27 07:00

? 人氣

民間團體呼籲蔡政府讓核電除役徹底執行,但在台灣要非核與減碳並行,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民間團體呼籲蔡政府讓核電除役徹底執行,但在台灣要非核與減碳並行,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彭博新能源財經研究團隊(BNEF)日前最新的分析指出,台灣政府將再生能源的擴張目標訂得過高,想要同時廢核與減碳,基本上是遙不可及的遐想。BNEF並認為2025年台灣的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將僅達9.5%,不及目前規劃的一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蔡政府為了實現「非核家園」,在2025年的供電配比中設定了20%再生能源發電的目標。從實際面來看,台灣地區的水力與生質能發電均已接近飽和,地熱發電才剛起步且前景未明,經濟部因此選擇重押可行性相對較高的太陽光電與風電。於是,太陽光電的裝置容量必須大幅增加至20,000百萬瓦(MW),陸域風電須擴充至1,200 MW,離岸風電則須達3,000 MW,如此方能於2025年達到相當於核電規模的400億度年供電量。新政府上台已逾一年,讓我們檢視一下最新的太陽光電與風電發展現況。

依據經濟部能源局的分年規劃,2016年太陽光電的裝置容量應達1,342 MW,結果去年實際的裝置容量僅有931 MW,較目標值大幅落後30%。今年既定的目標為2,042 MW,但截至五月底為止,全國的裝置容量只達1,121 MW,預期今年的實際值將落後目標值更多。統計數據如此難看,逼得能源局不得不在今年悄悄下修2020年太陽光電的總裝置容量,從原本規劃的8,776 MW調降至6,500 MW。

可再生能源,太陽能發電,遏阻全球暖化的希望所寄(AP)
可再生能源,太陽能發電,遏阻全球暖化的希望所寄,但是,台灣來得及嗎? (AP)

可用土地的取得不易是太陽光電進展遲緩的主要原因。根據能源局的規劃,扣除屋頂型光電設施的3,000 MW,2025年地面型太陽光電的裝置容量必須達到17,000 MW,土地面積的需求為25,500公頃,相當於一整座台北市的面積,但盤點全國目前鹽業用地、地層下陷區、水庫、滯洪池、埤塘、魚塭、掩埋場等的土地面積僅有3,066公頃。未來除非納入可供耕作的農田,否則太陽光電的進展只會年年遲緩。

風電發展的困難度也不遑多讓。能源局規劃2016年陸域與離岸風電的總裝置容量應達755 MW,去年的實際值為678 MW,較目標值落後10%。今年既定的目標為863 MW,而五月底為止的總裝置容量僅略增為688 MW。因此,除非在剩下的七個月內蓋好44座功率可達4 MW的陸域或離岸風機,否則今年實際的裝置容量恐將落後目標值更多。

可再生能源,風力發電,遏阻全球暖化的希望所寄(AP)
風力發電,是遏阻全球暖化的希望所寄,但陸域發電取得土地不易。(AP)

也是因為土地取得的不易,能源局同樣於今年下修了2020年陸域風電的裝置容量目標值,由1,200 MW調降至800 MW,減少約100座風機的設置。值得注意的是,能源局並未修訂離岸風電的裝置容量,2020年的目標值仍維持在520 MW,這也意味著未來三年半的時間內,離岸風機數量必須由現有的2座新增至130座。先不考慮如此驚人的增加量是否真能達成,更迫切的問題是眾多電纜線的上岸位置以及變電站的規模、數量與設置地點,台電公司至今仍未定案。

基於蔡政府的選前承諾,經濟部努力想以再生能源發電及燃氣發電取代核電,驚覺成效不彰且可能導致缺電時,不僅硬著頭皮重啟核電,更搬出燃煤發電在2020年的占比必須「暫時」提升至50%的說法。眼下就只怕核電陸續屆齡除役,新建天然氣接收站又因環保抗爭而無法順利完工,原本說好的「暫時」不得不變成「常態」時,政府要將減碳的承諾置於何地呢?

*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