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才觀點:中美爆發軍事衝突的概率有多大?

2020-07-29 06:40

? 人氣

中國駐休士頓總領事館,近來成為中美關係惡化的震央。(美聯社)

中國駐休士頓總領事館,近來成為中美關係惡化的震央。(美聯社)

近一段時間以來,隨著中美在多個領域的對抗顯著升級,中美兩強之間會不會爆發軍事衝突,其概率到底有多大?無疑是各方關注的焦點。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中美對對抗衝突並非始於今日,有一個逐步累積與演變的過程。早在川普上臺後,中美關係就開始朝不可控的方向發展和演進。當然主要還是美國方面尤其是川普執政團隊改變了美國傳統的對華政策所致。

當然美國的對華政策之調整有一個逐步測試與升級的過程。可以說美國至今已經對華開啟了多面向、多領域、多波次的施壓,至目前為止,美國對中國進行了五波次的攻擊,也就是所謂的「五戰」。第一戰就是商貿戰。2018年3月,美國宣布對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總稅,從而拉開了中美商貿大戰的序幕。第二戰就是科技戰。在商貿戰開啟的同時,美國對中國的高科技公司,如華為、中芯等企業實話制裁。2019年5月,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和其他關聯公司列入實體清單,禁止向華為提供產品和軟體。隨後,清單中又增加了28家中企,其中包括海康威視、曠視、商湯科技和大華股份等。

第三戰就是法律戰。美國國會以所謂的香港問題、臺灣問題及新疆問題等為由,出臺了一系列法案,或制裁措施。對臺灣美國近年來通過了一系列法案,但就今年而言,則是通過了「臺北法案」,力挺臺灣對抗大陸,而對北京出臺香港版的國安法後,美國也出檯了制裁香港及新疆的多部法案。

美國發動的第四波攻擊是意識形態領域的戰場。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刻意將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民眾分開,並對中共領導的政治制度進行攻擊,這當然是企圖挑拔中國內部的衝突,這也表明美國目前的領導階層受到反共勢力的影響之深,完全是意識形態來開展對華政策,美國人玩的這一套老掉牙把戲註定會失敗。

7月26日是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關閉關閉前的最後一天,工作人員當晚將門口的國徽與門牌拆下。(美聯社)
中美對抗進入外交戰,美國關閉中國駐休士頓領事館,中國就關了美國駐成都領事館。7月26日是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關閉關閉前的最後一天,工作人員當晚將門口的國徽與門牌拆下。(美聯社)

第五戰就是所謂的外交戰。美國發現無論是商貿戰、科技戰、還是法律戰等,都無法使中國大陸就範,這也說明北京已不再是吳下阿蒙,其政治、經濟、科技等綜合國力已躍居全球前列,其抗擊美國攻勢的國力已非常穩固,這也說明面對中國不斷崛起的大勢,美國國內的保守派著急了,沉不氣了,但美國想憑前面這幾招就想拿捏住大陸,當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於是,美國開始在中國駐美領館開戰了,把戰火拉扯到外交領域,宣布關閉北京駐休士頓的領事館,當然,北京也不是吃素的,也很快就關閉了美國駐成都的領館。

在美國接連打出五波攻擊後,美國顯然並未達到其預期的戰略目標,其心理自然不會服氣,還會繼續折騰下去的,甚至下一波的攻擊或許更激烈更具衝突性。從目前來看,美國人如果提升中美對抗的烈度,必然就是軍事領域的衝突。當然中美直接爆發大戰的可能性還是不高,畢竟核子時代,誰也討不到便宜,但美國人比較擅長代理人戰爭或戰爭邊緣遊戲,而從目前來看,美國在臺海和南海挑事的可能性會加劇。

當然,雖然從中美軍事實力對比來分析,美軍無疑占據優勢,但北京並非沒有反擊之力。尤其是在臺海區域的對抗,正如美國智庫蘭德公司最新的報告所稱,「與美國阻止中國武力統一臺灣的意志相比,中國人防止臺灣從中國獨立的決心可能會更堅決」。可以下這樣的判斷,如果臺海真的成為中美角逐的下一戰場,或者美國真的有意把臺海作為對中國大陸施壓的主要戰場,無疑將直接加劇臺海局勢的升級,北京直接出手的可能性和意願將遠遠高於美國。如果真的到了這一步,中美是否完全攤牌不得而知,但兩岸攤牌肯定是廻避不了的。

*作者為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廈門大學兩岸協創中心平臺執行長。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