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大陸異議作家余杰今年7月26日在「風傳媒」上發表了《淹死3名日軍,卻要89萬平民陪葬!揭蔣介石抗日黑歷史:花園口決堤事件》一文,其文早在5月就發表在網路,標題文字微有出入,其實是同一文。如此看來余杰和「大是文化」等傳播者費盡了心力。回顧總統大選前選情升溫的2019年8月,在余杰的《顛倒的民國》新書分享會上,時任民進黨秘書長羅文嘉與之對談,一唱一和。那麼現在這《揭蔣介石抗日黑歷史:花園口決堤事件》一文,是史學文章嗎?或者是有歷史考證嗎?都不是。這是一篇政治性的歷史評論文,看似評論歷史,實依據政治目的之需求「裁剪歷史」作錯誤判斷。下面以「余文」來代稱此文,提出四個方面的問題來闡明「花園口決堤事件」,且一步步分析余文。
壹、首先蔣介石在抗戰之初為什麼要決黃河之堤呢?
余文僅言蔣介石的目的是以水代兵阻擋日軍,沒有交待背景和來龍去脈。余文稱「國民黨政權」,這是中共建政後的稱法,余杰是中共教育體系教育出的碩士,余文的稱法反映出余杰的知識背景。但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中國政府,沒有他者,當時中共也承認的,所以依史實不可以稱「國民黨政權」,這是常識。當時中國是落後的農業國,日本是世界一強的工業國,因此中日的軍事實力差距懸殊,日軍有「三月亡華」說,其依據是排除了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的純粹軍事力戰爭的沙盤推演,駐華德國顧問也做過類似評估結論與日軍相近。也就是說中日之戰,中國只有最大化發揮地利與人和因素才能不敗。「花園口決堤」就是最大化發揮地利的戰略作為。軍事家蔣百里戰前早早就判斷出中國要在三陽(洛陽、襄陽、衡陽)以西來抵禦和決戰。中國的備戰和後來抗戰的形勢就是這樣的。沿海和華北等平原必定要淪陷,因為完全適用於日軍機械化作戰,相比之下缺乏重武器等的國軍無力抗衡日軍。這是「花園口決堤」的背景。
另一背景是決黃河之堤以水代兵的戰略圖謀,中日雙方都有,只不過看誰下手得及時。
德國軍事顧問法肯豪森戰前在《關於中國抗日戰備之兩份建議書》中就建議蔣介石:「最後戰線為黃河,宜作有計劃之人工氾濫,增厚其防禦力。」這種想法在國軍將領中也比較常見。戰時台兒莊大捷後,陳果夫建議蔣介石「大汛時,恐敵以決堤制我。我如能取得武陟等縣死守,則隨時皆可以以水反攻制敵……敵人殘酷不仁,似宜預防其出此也。」這是擔心日軍使用決堤黃河的手段來對付中國軍隊,從而提出了這樣防患未然的「反制預案」。日軍有無決堤黃河以水代兵的意圖呢?當時日軍第1軍參謀長的橋本群在中方花園口決堤後悔稱:「第2軍要渡河進攻山東,是大事業;如果黃河水漲,華北五省則以天然大障礙隔絕。但謀略須呈報中央。這是櫻井最得意的地方,不料敵方先下手。」也就是說日軍有此決堤黃河水攻國軍的意圖 [i]。大陸的渠長根教授在《功罪千秋:花園口事件研究》(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寫到花園口事件亦有防止日軍破壞黃河大堤水攻的先發制人的一面。書中寫道「花園口決堤」後八年,日軍多次決黃河之堤水攻國軍,如1939年9月日軍被湯恩伯、龐丙勳等國軍反擊後乾脆挖長決堤口保護佔領區,再如1944年8月16日大陸交通線戰役時,日軍在西華和商水兩個縣掘開新黃河大堤,大水狂泄迫使中國守軍防線大亂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