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曾在北美館見蔡國強裝置藝術<狼>,九十九隻狼急速懸奔朝向一面玻璃鏡。狼是集體的動物。集體的意志,超越任何個體的思維。
台灣曾走過那個集體被國家機器宰制的歲月,沒有台灣主體性的黑暗時代,黑格爾所說:「……精神的主體性即主體對於自由與獨立的認識。」在集體必需盲從的年代裡,精神的主體性是奢談的。即便解嚴已三十年,台灣社會在長期的威權統治下,留有太多歷史的傷痕,沒有好好處理,因為沒有真正的「面對」,所以這集體的宰制,仍留存於台灣社會各角落,許多政治社群網頁裡不理性的叫囂,集體潛意識驅動著反改革,拒絕面對公民社會的理性思辨,致使台灣社會分裂沉滯。
人類的價值在淬煉批判中呈現
政府提出的「轉型正義」在台灣是否能成功實踐?當我們站在一個時代的轉捩點,需要好好重整社會價值時,德國的成功可引以為鑑:紐倫堡大審,人類的價值在淬煉中呈現,而其對於加害者的審判,沒有時間性,即使已死亡。一個經過反省的社會,一個經過批判的文化,社會才是真正成熟的,文化才能散發光與熱。「轉型正義」它的核心精神在於「體制」的翻轉、「價值」的形塑與「信任感」的重建。在台灣當民眾對「轉型正義」大都沒有深刻認識時,或者過去政府從未用心論述,過往那種集體宰治的力量自然是凌駕於個體的理性思考之上,一群不理性的反抗者如當代義和團般,將「轉型正義」視為中國的「文革」再版。
曾看過漢娜鄂蘭<思想的行動>這部深沉的紀錄片。我,自詡為絕對的自由主義者,是關注台灣獨立運動的參與者。但在台灣邁向國家正常化的過程中,卻始終恐懼著國人無法超越意識形態與族群界線,公正客觀的面對社會所存在的問題,而失去凝聚國家的內聚力,並保有純粹的人性之美。
漢納鄂蘭德籍猶太人,集美麗智慧於一身的政治思想家,她曾是大哲學家海德格的門生,但在批判的勇氣和關懷眾生的情操上,她遠遠超越海德格,也跨越哲學理論,她曾說「哲學關心的是單個的人。」而她的著作集中關注「生長繁衍於大地之上的人類,而非個人。」她提出非極權政體中常見極權要素、任何一種意識形態之危險、多元主義之必要,以及當今世上邪惡的平庸性。這都是時代的警示鐘,敲響撼動著我們僵固的成見,這樣一位突出的女性,影響當代政治體制的思想家,其思想已走進了我們的生活。
盲從即是邪惡的平庸
紀錄片以<耶路撒冷大審>為主線,開展漢娜一生經歷的苦難,並探索其思想的脈絡,最終呈現勇者的生命形態。 納粹軍官阿道夫•艾希曼將上百萬的猶太人送上死亡的列車。納粹政權倒台後,他逃到阿根廷。一九六○年,以色列特工將其綁架,次年在耶路撒冷受審,震撼世界。出生德國、流亡到紐約的漢娜鄂蘭受《紐約客》邀請前往採訪審判過程,她在雜誌上發表五篇文章,結集為《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平庸的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