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日中國接管香港統治20周年之際,香港人的身份認同以及對政治和經濟現狀的失望成為世界媒體報導的重點。
美聯社(AP)6月30日報導說,香港回歸20周年的官方紀念活動即將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6月29日就已經抵達香港,但很多香港人沒有心情慶祝。
英國廣播公司(BBC)的一篇報導說,習近平要向國內傳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號,香港回歸的故事十分重要。
中國加緊控制 年輕人認同中國比例降到20年最低
許多媒體提到,中國承諾的「一國兩制」正在變質。美聯社說,慶典的背後緊張氣氛湧動,許多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人對中國加緊控制香港感到憤慨。
美聯社援引香港大學的一份系列調查說,香港年輕人(18歲至29歲)中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在今年6月已經降到3.1%,為1997年以來最低水準。
習近平抵港前夕,香港幾個政黨團體的幾十名活動人士在6月28日傍晚突襲佔領中國政府贈予香港特區的金紫荊雕像,一些抗議者被警方逮捕。
香港歷史上最年輕的立法委員、今年只有23歲的羅冠聰參與了這次抗議。他對美聯社說:「很多人認為,現在的體制可以用『一個國家、1.5個制度』來形容。」
銅鑼灣事件標誌「一國兩制」承諾瓦解
美聯社的這篇報導認為, 2015年5名香港書商因銷售有關中共高層的「禁書」而被中國方面秘密拘捕,這是北京「一國兩制」承諾不斷瓦解的標誌性事件。出版商股東之一、瑞典公民桂民海目前仍然被中國關押。另外,美聯社還說,中國國安人員今年早些時候將商人肖建華從他的香港住所帶走也是對香港《基本法》的侵犯。
為了迎合中國市場 香港報業與電影界自我審查
6月30日,《紐約客》(The New Yorker)刊登耶魯大學法學院學者弗里希(Nick Frisch)的文章。弗裡希在文章中說,與北京的直接幹預與威脅相比,香港媒體正在出現更加微妙的自我審查,政府和司法獨立受到挑戰。他舉例說,香港的很多報業集團在中國也有生意,他們旗下的報紙變得不那麼銳利;香港曾經極具先鋒精神的電影業為了迎合中國市場現在製作的作品更加溫和;香港的檢察機關用「作出及煽惑公眾防擾」這樣模糊的罪名起訴抗議組織者;香港法制依然獨立,而中國發表的有關「一國兩制」的白皮書要求香港法官「愛國」引人擔憂。
雨傘革命與經濟訴求
2014年,香港超過10萬人參加了爭取普選的「雨傘革命」,北京在那次抗議活動後毫不妥協。美聯社說,很多人對香港的政治前景失去信心,也有一部分人走向了更激進的「港獨」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