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友人說要帶我去體驗「吃西餐」。我打開手機上百度地圖尋找,那間餐廳位置指向俄羅斯駐華大使館的南側一隅。當我走到店門前,赫然發現這是一家名叫「老井」的俄羅斯餐廳。
中國的西化是指俄羅斯化
進入老井餐廳,宛若置身俄羅斯的傳統木屋,室內擺設俄羅斯套娃、傳統樂器等,菜單上是罐燜牛肉、格瓦斯的俄式餐點。原來老井之名,就出自俄羅斯詩人普希金的詩詞,意思在人生旅途中能找到放鬆心靈的地方。
這家北京最道地的「西餐廳」,與我認知的「王品牛小排」相距甚遠。經北京友人細述,她所說的「西化」是指「蘇聯化」,「西餐廳」是指「俄羅斯餐廳」。她說自小受俄羅斯小說的影響很深,都讀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杜斯妥也夫斯基《卡拉馬佐夫兄弟們》,與台灣認知的「歐美化」有很大不同。
當時帶給了我很大的文化震撼。兩岸分治七十年,猶如兩個生活世界。俄羅斯文化對北京影響之大,遠遠超乎台灣人民的想像。
當我最近在書店看到《共產世界大歷史》這本書時,讓我為之驚豔,因為這是一本台灣社會等了很久介紹共產主義世界的書。
要談共產主義,當然要從資本主義開始。本書就從十八世紀圈地運動、工業革命談起,資產階級興起、剝削勞工和童工、馬克思《共產黨宣言》思潮衝擊。弔詭的是,爆發無產階級革命的不是資本主義社會,而是農奴制的沙俄帝國。
而列寧推翻沙皇,一九一七年的十月革命,列寧並不是基於共產主義理念,而是為了幫遭絞殺的兄長復仇。列寧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只求革命成功。至於共產黨的本質,就是黨紀高於民主和人權。「列寧主義」造就了一黨專政與獨裁體制,共產主義路線已不同於馬克思主義,埋下日後崩潰的種子。
本書亦提及,國民黨和共產黨系出同源,都是列寧式政黨。孫中山「聯俄容共」政策後,中共黨員可以個人身分加入國民黨。黃埔軍校更是國共合作的重點,正職由國民黨人出任,副職則是共產黨人。蘇聯每年撥巨款支持國民政府,包括創立黃埔軍校、建軍乃至於北伐費用。
取消一黨專政是中共最怕的軟肋
國民黨要員蔡元培等人發起「勤工儉學」,協助中國留學生到法國讀書,周恩來、鄧小平當年都參與,不料遇上一次大戰後經濟蕭條,陷入失學失業的困境。共產國際正想吸收中國青年加入共產革命,在巴黎的中國留學生因此加入共產黨。
蘇聯獨裁者史達林更在西安事變力保蔣介石,又在事變後送蔣介石一份大禮,把他在蘇聯滯留多年的兒子蔣經國遣送回中國。蘇聯與國民黨的關係錯綜複雜,在台灣歷史書寫都刻意不提或淡化,事實上國民黨受蘇聯的影響甚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