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定企業客戶 整合軟硬體服務
「千禧世代對共享經濟耳濡目染,即使不是每個人都能進Facebook、Google上班,仍廣泛認同那種環境與無形氛圍,」陳兆慶笑說:「問題是,那樣的辦公室成本很貴,很少老闆能負擔,這就是我們的價值所在。」JustCo內部估計,台灣共享辦公空間占A級商辦總面積不到1%,相比亞洲其他城市達2.5%,這塊市場仍有大幅成長空間。
WIX TAIWAN創辦人Brian使用過3家共享工作空間,在他的經驗中,JustCo服務令他最有感:「這裡經常舉辦活動,讓會員簡短介紹自己的業務,互動就像酒吧閒談那樣自然,讓會員覺得他們扮演主人很理想。」Brian總結說:「Wework的收費和服務都是金字塔頂級,但JustCo的CP值比較高!」
陳兆慶避免將自家品牌和Wework正面比較。「我們自詡是第一個進入台灣的純共享工作空間」,他補充,外界常認為共享工作空間租客多是微型新創、一人公司,其實企業客戶才是重點族群。「一直以來,開公司流程就是找好地方,設計施工,水電管理費繳完,選日子拜拜,然後搬進去」陳兆慶說:「接下來如果長大,公司就不斷搬家,大家都習慣了。但萬一某個部門要收掉怎麼辦?精簡人力後,很少人想到閒置空間也是浪費。」
WFH成趨勢 空間彈性越來越重要
疫情籠罩,商業模式推倒重來,越來越多人發現,這種一簽數年、面積固定的租約,實在累贅。「這次是所有產業都受影響。大面積辦公室因疫情需求銳減,業主前兩年趁景氣熱調漲租金,現在有明顯降租金壓力」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觀察:「當員工可能在家工作,企業空間運用的彈性就很重要,原來200坪大家嫌擠,現在150坪也夠用!」
企業進駐共享工作空間,真能省錢?陳兆慶扳起手指,當場算了起來:「一間30、50人的公司,大約需要80至100坪辦公室,換算權狀登記大約150坪。因為管銷費用、租金是用150坪計算,會議室、茶水間這些公共區域,一天起碼閒置好幾小時,攤提下來,並不見得划算!」
除了有助客戶節約租金,資訊安全、網路設備等企業最在意的軟硬體,JustCo也刻意強化;如提供專屬機房與自有伺服器,便是一大號召,畢竟租用傳統商辦,企業還得再花一筆錢裝潢,共享空間因為可以跨國租借、使用簡便,吸引力提高不少,甚至可以透過APP介紹,聯繫使用其他空間的JustCo會員,宛如「企業之間的臉書」。
從外商進駐腳步看來,JustCo從空間出發,整合軟、硬體的進階服務,口碑悄悄發酵:即將開業的純網銀LINE Bank,已進駐JustCo信義區據點;進入台灣30多年的知名藥廠諾華(Novartis),也落腳它的中山區據點。陳兆慶說:「共享空間、APP、會員社群活動,這些都是國外行之有年的服務,但透過這個平台,企業客戶才能感受到『原來房東可以做這麼多!』」他堅定的說,Justco將秉持創新、繼續在台北再開設3個據點。
JustCo身為後起之秀,靠著模式創新,仍博得客戶滿意評價。但疫情依舊是它無法迴避的重大考驗,能否跨過這個關卡,向更多客戶、房東推廣他們的商業價值?相信不久後,答案便將揭曉。
責任編輯/周岐原
核稿編輯/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