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號,每年到了這個「連號」的日子,總是會想國中小時期課本內的戰事點滴。80年前的這天,揭開長達8年戰爭的序幕,或許不是對歷史特別有興趣的學生,在升學壓力下,或多或少也能喊出知名將領,如:大刀隊的張自忠、死守四行倉庫的謝晉元;以及幾場知名的戰役,像是淞滬會戰、台兒莊大捷、長沙大捷和花園口決堤等。
然而觀看非單一且具時序、長期的歷史事件,或許從不同的角度切入,透過不同的時、空點,看出整場戰事不同的局面。
在美國加入中印緬戰區之前
首先把焦距拉遠,聚焦在二次大戰的太平洋戰區(雖然抗戰開始二戰尚未爆發),這8年可以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為斷點,區分為美國參戰前後的兩個時期。美軍宣布加入戰事後,與當時的中國密切往來,也派了陳納德將軍來華訓練飛官,成立聞名遐邇的飛虎隊與日抗衡,這些是課本一定會提到的故事。
然而早在1941年美援之前,亦有其他國家在軟硬體方面協助中華民國,一個是鄰近的蘇聯,另一個則是德國。與德國的合作可追溯到建國初期,他們為了換取中華民國境內的稀有原料,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經濟與軍事協助,特別是在納粹政府成立初期,對於軍需工業的原料需求更勝以往。此一時間雙方政府互動益趨頻繁,無論是德上將漢斯·馮·塞克特訪華,或是孔祥熙拜會希特勒等事件,均可看出兩造的積極往來。但這樣的關係直到希特勒與日本結盟,希望由東西夾擊蘇聯後,劃下了句號。
而就在1936年日德雙方簽署反共國際協定之際,蘇聯則希冀將東北作為日軍進攻西伯利亞的緩衝區域,便與中華民國簽署互不侵犯條約以及 Zet 行動(Operation Zet),Zet是中俄雙方簽訂的密約,由蘇聯派遣技術人員至東北地區研發升級交通運輸系統。而轟炸機、戰鬥機、軍需物資與顧問,包含在不久之後發生的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名將瓦希里,均來華協助。數據顯示,在美援之前的蘇聯提供價值約2億5千萬美金的軍需物資及補給品。
強烈的軍力對比
對於抗戰,你我一定耳熟能詳蔣介石知名的戰略,即「以空間換取時間」來對抗日本「三月亡華」的誑語,此一戰略不斷地往內陸地區撤退,藉由幅員國土以及若干焦土戰術,消耗日軍的攻擊戰力。這場戰爭打從一開始便是極為不平等的,但是究竟差異有多大呢?根據俄羅斯史學家雅科夫列夫的資料顯示,在1937年戰事發生後2年,中日火砲、坦克與武裝載具、及飛行航空器的所有數如下:
由上表可發現日軍在新式武器與硬體的總數遠勝於當時的國民革命軍(後簡稱國軍),而國軍則是以大量的人力換取時間。根據當時的國際戰事報導指出,在台兒莊戰役當中,更有的「敢死隊」身綁手榴彈衝向日軍,炸毀4輛鉛造坦克,可見戰事激烈。除了台兒莊外,知名的四行倉庫亦有敢死隊自爆殲滅20人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