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國家甚至比美國走得更前。雖然川普多次呼籲美國製造商撤出中國,但並未制定太多政策上的指引。新冠疫情發生後,美國的盟友日本啟動經濟刺激計劃,其中撥款22億美元(約合新台幣646億4176萬元)幫助本國企業將生產線撤出中國或轉移至其他國家,已幫助恢復中斷的供應鏈。
新冠全球大流行後,北京也因最初對疫情應對不力廣受質疑。
同時,美國也在加強與中國周邊國家的軍事互動。在6月中印邊境衝突發生後,印度國內呼籲增強與美國軍事合作的呼聲不斷高漲。7月20日,美國與印度在印度海域舉行海上聯合軍演,同一周, 美國還與日本及澳洲海軍在菲律賓海舉行聯合軍演。
分析人士還指出,中國在香港強推《國安法》及在新疆設維吾爾人「再教育營」等做法讓西方世界普遍擔憂, 中共專制統治下的中國和世界格格不入。 這都給川普政府為其國際聯盟政策爭取支持創造了條件。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理由,新冠疫情只是幾乎每一個國家都遇到的原因,但真正的原因……是中國試圖改變國際社會的常規與操作,中國的做法讓這些國家感到擔憂,」葛來儀補充道。
「美國第一」與「國際聯盟」之間的矛盾
然而,自川普就職以來所推行的「美國第一」政策讓許多國家對他所領導的美國政府對雙邊及多邊合作中的誠意存疑。不少國家在中美爭端中謹慎行事,避免選邊站隊。
即使與美國簽署了5G聯合聲明,捷克政府仍未聲明將棄用華為。在上周龐畢歐到訪期間,捷克總理巴比什(Andrej Babis)在2人共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對捷克的經濟貢獻巨大,而雖然他一直批評中國對捷克的投資與他所期待的有差距,且捷中貿易逆差龐大,但捷克在中國的投資上「沒有大問題」
「當然,在中國和俄羅斯問題上,我們與歐盟遵循同一指引。我們同我們的盟友意見一致,」他在記者會上稱。
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另一盟友韓國也與中國保持友好互動。主管外交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21、22日訪問韓國,兩國媒體普遍將此行解讀為習近平的訪韓行程鋪路。而另一方面,川普屢屢抱怨韓國分攤的駐韓美軍費用比例太低,讓韓國對川普政府的態度不免有所保留。
而德國、法國雖然針對香港及香港等人權問題上採取了一些措施,但在貿易等問題上沒有跟隨美國腳步。
最近便有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國在7月宣佈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後仍然想要在七國集團(G7)主導改革世衛組織改革的討論。路透社報導稱,法國與德國對此感到不滿,已經退出這一談判。
「很多國家對美國其實也是相當不滿的,他們認為美國背棄了戰後自己努力幫助構建的全球多邊體制,推行保護主義的『美國第一』政策,這些危害了很多重要國家的利益,」澳洲雪梨大學亞太國防問題專家袁敬東副教授表示。「他們在特定問題上會在一定程度上接近美國,但很多問題上跟美國並不是同心同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