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是向人民借來的,是拿來為人民做事,不是屬於個人,用完就要還回去。」一位前幕僚如此引述不久前過世的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對權力的態度。
台灣第一位由人民直接選出的總統李登輝7月30日過世,享耆壽98歲。曾經在李登輝卸任後所創智庫「群策會」(現已改名為李登輝基金會)擔任政策研究處處長的周美里,上個週末(8月22日)在全美及加拿大台灣同鄉會、北美洲台灣人婦女會等海外台僑社團舉辦的「向台灣民主先生致敬」視訊紀念講座中說,上述對權力本質的態度,就是李登輝從政的核心價值。
儘管總統任期內推動政治改革、歷經各種派系鬥爭,卸任後又因為在選舉中為主張獨立的台灣團結聯盟黨站台而遭國民黨撤銷黨籍,台灣內部不同黨派對李登輝也各有不同評價,不過對李登輝有10年近身觀察經驗的周美里說,李登輝有清楚前行的目標,他自己曾說過,有人覺得他無情,但他說,「為台灣做事可以六親不認」。
周美裡說,李登輝知道「權力的魅力有如魔鬼一樣」,因此對權力非常謹慎以對,「他從來不諱言權力很重要,也不會自命清高說他不要權力,他知道沒有權力不能做事,為了國家,為了人民,追求權力、追求政權,他都是全力以赴,不假清高。」
她說,這是李登輝務實的一面,對他來說,權力是可以「伸縮自如」的,他認為有權力的時候就要充分利用來為人民做事,沒有的時候就是還給人民,因為「那本來就不是自己的」。
李登輝1995年訪問康乃爾大學母校並發表「民之所欲常在我心」演講,那個訪問引發北京強烈不滿,當年夏天及第二年台灣首次總統直選前,中國解放軍在台海試射導彈,美國總統克林頓也派2艘航母戰鬥群到附近海域發出信號,美中關係一度十分緊張。
10年後,李登輝2005年雖然是以卸任總統身份再度訪美,但行程仍然受到極大矚目。當時陪同李登輝出訪的周美里說,安排李登輝訪美第一個必須經過的關卡就是美國政府的同意。
她說,在與美國在台協會協調過程中,美方的要求就是「不能在美國談台獨」,因此她和李登輝團隊在規劃行程時特地將訪美定調為「民主之旅」,在公開場合中主要是宣揚台灣的民主成就,但在實際參訪行程中則安排了費城的「獨立大廳」和自由鍾,「到了華盛頓,我們就去看'獨立宣言',以行動來表達。」
在國會舉行的歡迎酒會中,周美裡說,有2、30位美國參、眾議員議員到場向李登輝致意,他們在發言時「發自內心推崇台灣的民主先生」,她認為這是值得台灣人民驕傲的一刻,希望下一次能夠有台灣現任總統進入國會山,這也是台灣人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