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於香港「指考」的中學文憑考試12日放榜,應屆的5.2萬名考生當中,僅約40%考過門檻。6名取得最高分的狀元來自香港5間傳統名校,他們全部表示未來想就讀醫科。
本屆考試共6.1萬人應考,當中包括5萬2,058名在校高中生,以及9,500多名自修生。整體考生人數較去年少9.5%。香港文憑試評級由高至低依次為「5**、5*、5、4、3、2、1」等七級,最高為5**,最低為1。今年香港有6名應屆考生獲得7科目「5**」,成為狀元,所有人都表示將來想讀醫科,有人表明想讀香港大學牙醫,也有人還未決定報名香港大學或是香港中文大學。
放榜前夕,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與多名政府高級官員分別拜訪多所中學,勉勵應屆考生。林鄭月娥表示,希望同學們以平常心面對考試成績,不要因為一次成績不理想而氣餒,要保持自信,因為未來前途還是很美好的。
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也表示,無論成績如何,都要給予同學一些肯定,因為這是他們過去數年在中學努力的成果。在「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情況下,同學可以因應自己的成績、興趣或對未來的規劃,選擇一條適合的道路。
狀元只想讀醫科 羅冠聰、黃之鋒批教育忽略照顧學生的多元性
然而,六位文憑試狀元只想讀醫科卻引來一陣討論,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在臉書上對香港教育制度提出質疑,黃之鋒也轉貼他的貼文。羅說:「體制內最頂尖的人從醫,那麼其他在社會中需要的人才,我們的教育制度能夠培育並填充嗎?這正是我們社會面對最大的問題,教育制度根本性忽略照顧學生的多元和獨特。」
他表示,在僵固教育制度下,被忽視卻天賦異稟的學生。舞蹈家說不定會被趕出課室,創業者花時間思考如何改變生活,卻滿足不了標準答案,喜愛工藝學生的拿槌子不喜歡拿筆,「我期望的社會,不是狀元們能夠獲得蜂擁的鎂光燈,而是在應試教育中被淘汰的,都能尋找到適合的崗位和得到應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