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萬惡共匪,拯救大陸同胞」台灣解嚴30年:平民生活的記憶

2017-07-14 15:00

? 人氣

戒嚴令讓台灣38年來處於軍事緊急狀態中。在台灣過去尊稱為「蔣公」的蔣介石領導下,「反攻大陸」的概念深入人心。(BBC中文網)

戒嚴令讓台灣38年來處於軍事緊急狀態中。在台灣過去尊稱為「蔣公」的蔣介石領導下,「反攻大陸」的概念深入人心。(BBC中文網)

《熱情的沙漠》是禁歌、作文要以「消滅萬惡共匪,拯救大陸同胞」結尾、禁止組黨及辦媒體的台灣「戒嚴」時代已經過去整整三十年,回顧戒嚴,台灣民眾怎麼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1987年7月15日,蔣介石的繼任者──總統蔣經國──宣佈台灣地區解除長達38年的戒嚴。這是世界上一個政權所實施的最長時間戒嚴。

至今30年過去,台灣經歷三次政黨輪替,目前執政的民主進步黨成立於解嚴前一年,在解嚴30週年的周末,民進黨將舉辦《解嚴30 影像展暨音樂節》,紀念影響台灣深遠的一段歷史。

前《端傳媒》評論總編曾柏文對BBC中文回憶戒嚴時期,「確實有很多很糟糕的事發生」,但對於解嚴時正要上初中的他來說,身為一個學生,他沒有感受到政府對自由的限制,他感受到的生活是「世界簡單、單純、寧靜,訊息量少,很多東西你看不見也不知道,有很多的『為什麼』無法被回答,老師說的、課本上教的內容是不能被質疑的。」

為什麼戒嚴?

1949年,在當時的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的命令下,自5月20日起台灣省全省戒嚴。戒嚴令宣佈的背景是在國共內戰,國民黨戰況惡化之後。同年12月,蔣介石與大約200萬軍民撤退到台灣,國共展開長期對峙。

戒嚴令讓政府得以對台灣實施戰爭緊急狀態時的軍事控管,人民的言論、出版、集會、旅行自由受限,社會上實施 三民主義 意識形態教育,對於所有可能危害政權穩固的行為,特別是可能與 大陸匪諜 相關聯之事,採取高壓手段監視及審判,知識分子因言獲罪的 白色恐怖 ,就是在戒嚴的背景之下產生。

那些不能唱的歌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李明璁對BBC中文說,70年代是台灣查禁禁歌的高峰。歌曲被禁的理由除了明顯的「意識左傾,為匪宣傳」政治原因外,「詞句頹喪,影響民心士氣」、「內容荒謬怪誕,危害青年身心」、「幽怨哀傷,有失正常」都成為被禁的理由。

查禁歌曲的目的主要是教導人民「怎麼做一個好的國民」,李明璁說。

從1988年資料中可看出,當局的禁歌名單超過 800首歌,《何日君再來》被認為是期待「共匪」到來,《熱情的沙漠》曲中的「啊」被認為有性暗示,《橄欖樹》因為「主題意識」不明確,因此都在禁歌名單上。現任總統蔡英文就職典禮上演唱的《美麗島》,當年因為具有「台獨」意識而被禁。

而在政府有意限制台語(閩南語)傳播的政策之下,1976年廣播電視法實施,限制台語歌曲的公共播放。李明璁認為,這對在70年代成長的一代以及後代,產生深遠影響。

受邀至《解嚴30 影像展暨音樂節》表演的樂團「農村武裝青年」主唱阿達對BBC中文說,小時候他家裏收集許多唱片。他的母語是台語,因此創作的歌曲是最能抒發自己想法的台語歌。他透過父親了解到,在戒嚴時,台語歌被壓迫,他自己曾因為在學校說台語遭到處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