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萬惡共匪,拯救大陸同胞」台灣解嚴30年:平民生活的記憶

2017-07-14 15:00

? 人氣

全體肅立唱國歌

曾擔任教育部軍訓教官的張姓中校解嚴時正好小學畢業。他回憶戒嚴時去電影院看電影、看歌舞表演時,在節目開始前都要起立唱國歌。而在他父親的年代,如果沒有大聲唱國歌,可能會被警備總部的人舉報犯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課堂上「反攻大陸」

戒嚴時期校園生活,學生會常被要求集會,聆聽「政治講話」。

作文課、演講比賽,結尾都有」套路「。最常見的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復興中華文化,堅守民主陣容,消滅萬惡共匪,拯救大陸同胞」或是「把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插滿秋海棠的每一個角落」。

「三民主義」做為一門考試科目,直到近十年前才改為「公民與社會」科目。張姓中校回憶當年自己與家人參與國家考試,三民主義佔的分數比重,「幾乎都要背到非常熟」。

張姓中校比較現在與過去的「教官」角色。現在教官負責校園反毒、學生安全等等,戒嚴時代的教官則如同「錦衣衛」,有權力監督、向教育部回報「思想有問題」的學生。

開放大陸探親

戒嚴令解除之後三個月,蔣經國宣佈開放民眾前往中國大陸探親,「反共國策與光復國土目標不變;確保國家安全,防止中共統戰;基於傳統倫理及人道立場的考慮允許國民赴大陸探親」。

許多因戰爭分隔38年的家人終於能再見,台灣老兵赴大陸探親成為熱潮。

曾柏文回憶,在課本上讀到的黃河、青康藏高原等等,以為自己一輩子去不了的地方,「突然間就有人能去了」,他回想這一段,覺得是解嚴帶來的最立即的改變,讓他印象很深。

媒體 百家爭鳴

戒嚴時代,台灣民眾在佈告欄前閲讀經政府核准發行的報紙。
Getty Images 戒嚴時代,台灣民眾在佈告欄前閲讀經政府核准發行的報紙。

在1981年正式投入新聞工作的前中國時報總編輯、前中央社董事長陳國祥對BBC中文回顧台灣媒體解嚴前後的發展。

他表示,70年代開始,未獲得出版執照的「黨外雜誌」、「地下刊物」開始發展。有時當局會到印刷廠查扣。書報攤老闆因此學會將這些刊物放在其他地方,只賣給熟客。

他剛開始從事新聞工作時,因為報禁未開,所報道的內容受到限制,當時很多同業會用化名為黨外刊物寫稿,被國安單位請去「喝咖啡」也時有所聞。

而從解嚴後,報禁開放,之後也能夠自由成立民營電視台,台灣媒體生態呈現「百家爭鳴」的局面。

曾柏文回憶,解嚴後,書店裏陳列的雜誌越來越多,「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這些以前學校沒教、社會上未見討論的事,開始出現在公眾視野。他說這樣的「媒體資訊大爆炸」帶來一種混亂感,令人質疑「到底什麼是真的?」

戒嚴時代的 幽靈

蔣經國(圖左)宣佈解嚴,他在1988年過逝後,繼任者李登輝(圖右下)持續鬆綁國民黨一黨專政體制。
Getty Images 蔣經國(圖左)宣佈解嚴,他在1988年過逝後,繼任者李登輝(圖右下)持續鬆綁國民黨一黨專政體制。

戒嚴時期嚴禁「為匪宣傳」,因此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這幾個概念,對許多代台灣人來說「都糊成一團」,李明璁說。這造成台灣社會對中國、對社會主意產生誤解。

解嚴不是一夜之間就對社會造成立即的改變。李明璁表示,「法制的改變不足以造成整個社會真正革命性的變化,只有人心的改變(可以)。」但人心的改變需要文化、教育的累積,而這個過程是從解嚴之後才開始。在戒嚴時代成長的長輩,需要與自己在戒嚴時的意識形態切割,才能教育出下一代「解嚴公民」。

但他觀察到,台灣社會還是留存著戒嚴思維,「把不聽話的人隔絶」、化分「好人壞人」等等。台灣要走出戒嚴,實現真正的自由、民主、平等,還有有漫長的路要走。

曾柏文也舉了一個例子,2000年左右,他在家中發現一本提詞送給他父親的關於「台獨」的書,他父親看到這本書後,激動表示這是「禁書」要撕掉。

有些人面對台灣社會現在多元到分歧甚至撕裂的局面,會回憶戒嚴時期台灣社會的「凝聚力」,社會上沒有這麼多衝突,「一派和諧」,但大部分民眾仍認對解嚴持正面評價。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