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官方看來,中華民族是構成中國的民族,所以必須以五十六個民族的團結為前提來確保這個概念。今日中國的少數民族政策是在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之後,以孫文所謂的「五族共和論」(漢、滿、蒙、回、藏)為基礎而訂立的。
但是在孫文死後,掌握中國政治主導權的國民黨政府領導人蔣介石,卻採取了回歸到歷代多數中原王朝的基本政策──「大漢族主義」,重新對少數民族採取壓迫跟強制同化的政策,對「國族」漢族以外的少數民族以「宗族」稱之,[1]並否認中國境內其他少數民族的存在。
國民黨政府主張,中國的歷史本是由各個宗族融合而成的,漢族雖然分支成許多宗族,但仍是從同一個始祖分化出來,其源頭相同。所以對於少數民族,不但不該給予他們使用母語進行教學的權利,更不該給予自治權。
有很多原因造成蔣介石的敗亡,但少數民族的叛離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共產黨政權採取了跟國民黨不同的少數民族政策;後來隨著中國內部的政治、經濟等問題,及外部局勢的變化,而在寬鬆跟強壓政策之間一再調整。但在一九七六年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中共政策的主要方向,是認同少數民族的多樣性跟特殊性的多元主義,實行民族平等跟民族自治,目標是追求民族的共同繁榮與漸進式融合。
雖然不知道未來的少數民族政策會如何變化,但這就是中國目前的樣貌;不能否認的是,自唐朝以後,中國歷史的趨勢不再是以「單一民族」為主,而是以「多民族」國家為主要特徵。有的學者認為,今日的中國在經濟上是繼承自唐,文化上是承接自明,政治上則是傳承自清,然而,若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趨勢來看,則並非如此;特別是在二○一四年十一月,美國《時代雜誌》(Time)的封面照片是以「習皇帝」(Emperor Xi)之名而下標題(圖21)。如果我們只看習近平的政策,可以很明確地發現,他把大唐帝國的遺產視為自己的資產;他的政治哲學「以法治國」,也跟大唐帝國皇帝的哲學非常像。
然而,對大唐帝國的模仿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大唐帝國真正的目標是什麼呢?雖然很難區分「霸權」跟「帝國」之間的差異,但比起「霸權性」(Hegemonial),唐朝更偏向所謂的「帝國性」(Imperial)。我們尚無法確定由習近平所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究竟屬於何者,但以帝國對內部和外部的經營來說,相較於霸權性,強調國家安定的倫理性更為重要;因此,中國的目標不應該是追隨「強漢」,而是追求「盛唐」的延續才更為合適。
帝國,特別是作為多民族國家的大唐帝國,對於民族主義強烈的韓國來說,傳達了什麼樣的訊息呢?韓國的「民族」或「民族主義」,在一九九七年金融危機時募集黃金支援國家,或是像二〇〇二年韓國的世界盃時狂熱地支持國家一樣,可以在短時間內併發出強大的力量。但「光愈強,影子就愈深」卻是永恆不變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