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語:“ku-la-buh”(台語發音)
原產地:日本,「俱樂部」「クラブ」“kurabu”
台灣漢字:「俱樂部」“ku-la-buh”,“kū-lo̍k-pō͘”
台灣華語:「俱樂部」(ㄐㄩˋ ㄌㄜˋ ㄅㄨˋ)“jùlèbù”
中國華語:「俱乐部」“jùlèbù”
英語:“club”
來自西洋的這個“club”,原本是一些具有社會、文學、政治、經濟等相同興趣、目的或主張的人所組成的一種團體,可以遠溯到希臘羅馬時代。近代形式的“club”則始自15世紀的英國,當時倫敦文學界的志同道合者,在旅社的酒館“tavern”、咖啡店或彈子房聚集,到19世紀初葉,“club”才擁有固定聚會的場地,而後來也就將自己的會館稱之為“club”,其實應該稱為「俱樂部會所」“club-house”才對。
“club”在英國一直是上層階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組織,倫敦的帕摩爾街“Pall Mall” 及聖詹姆士宮一帶,可以說是“club”的發祥地與集中地。幽默作家邊瓊生(Benjamin Jonson, 1572- 1637)於1624年在魔鬼酒店組成了“Apolo Club”「阿波羅俱樂部」,是「俱樂部」立有會員規章之始,1764年約翰生博士(Dr. Samuel Johnson, 1709-1784)創立的「文學俱樂部」至今仍存在,網盡了當時英倫的文人雅士。
參加“club”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徵,英國前首相麥米倫(Harold Macmillan, 1894-1986) 同時參加五個“club”。每個“club”各具特色,比方說他參加過的「卡爾敦俱樂部」“The Carlton Club”,會館內懸掛著英國歷任首相的肖像,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 1874-1965)也是這個成立於1832年的“club”會員,它是政治家俱樂部。而成立於1819年的「旅者俱樂部」“The Traveler’s Club”會員則大都是外交官。有些“club”已成為世界性,在台灣也有分會,只因為中文名未冠上「俱樂部」,使得一般人淡忘了它也是俱樂部,像扶輪社“Rotary Club”、「獅子會」“Lions Club”。許多高爾夫球場都叫作某某「鄉村俱樂部」,而高爾夫球的球桿英文也叫作“club”,真可以把人搞胡塗。
1860年,日本教育家福澤諭吉在他的《增訂華英通語》中,將英文“club”譯作「會合」,“club house”譯作「會館」。1879年1月,由當時日本外務卿井上馨發起成立的“Tokyo Club”寫作「東京クラブ」,在他發起書上寫道:為促進本國人與外國人之間的交誼,乃模仿海外諸國現有的「クラブ」體制,募集會員成立「俱樂部」云云。「俱樂部」這三個漢字第一次被連在一起使用,與世人見面。以日本人的立場來說,這個外來語可以說是音、意俱佳的第一流譯名,因為「俱樂部」這三個漢字,以日語發音與英語club的發音非常相近,真可以說完全符合「信達雅」翻譯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