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推動法人改革,今(24)日公布明確方案。根據規劃,為了避免人事流動率低,影響組織發展,未來法人主管每3年將進行考核,祭出輪調、離開主管職、甚至最嚴重不續聘等手段加強組織效率。此外,經濟部長李世光也宣誓,旗下法人組織將全面退出有與民爭利疑慮的業務如檢測驗證、人才培育等,專注於核心業務就好。兩項改革預計年底就要全面落實。
經濟部旗下財團法人高達41個,除了較知名的工研院、資策會、貿協外,還有生技中心、車輛中心、鞋技中心等39個法人。由於過去這些法人的人事較不透明,加上流動率過低等爭議,屢遭人扣上「酬庸」、「肥貓」等帽子。如今經濟部啟動法人改革,先從39個法人機構(排除紡拓會及台灣濟科技發展研究院)下手,要求法人副執行首長、一級單位正副主管以上每3年進行考核,考核通過的才能連任。若續任超過一次,要逐次由高二職等以上的主管再核定。
技術處代理處長羅達生指出,目前符合這項考核機制的法人主管共有499人,其中343人第一年就要開始考核。若有不適任的主管,將以輪調、離開主管職等方式調整職務,若績效仍然無法過關,最嚴重將直接不續聘、改媒合其他外界工作。依工研院已施行類似制度的經驗,目前主管2次任期後仍續聘原職位的僅有15%,其餘則會改變職務、離開主管職、或直接「依《勞基法》請他離開」。
避免與民爭利 法人逐步退出檢測驗證、人才培育業務
另外,經濟部也將安排法人逐漸退出檢測驗證及人才培育等「市場」。羅達生表示,像車輛中心所執行、有關電腦模擬整車翻覆試驗項目的檢測,由於民間已具備執行能量,將安排車測中心逐步退場。其他民間初具能量的項目,如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等,則將在輔導民間健全技術後再退出。人才培育推廣部分,原由資策會下推動的職場電腦技能證照培訓、或像工研院改進傳統市場經營管理等業務,資策會、工研院也將全面退出,不與民間業者爭利。
退出部分市場業務後,三大法人未來也將更聚焦新任務,如資策會將專注智庫服務及技術創新,組成數位國家智庫服務團等;另外貿協則將設法人服務單一口,擴大協助其他法人連結國際產業。工研院則將以智慧系統整合與跨領域創新為主,發展人工智慧及軟硬體的智慧服務系統和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