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觀點:蔡英文不會為了討好美國,在台海危機中開第一槍

2020-09-22 07:10

? 人氣

總統蔡英文(中)18日於官邸宴請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左),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右)也受邀出席。(取自蔡英文臉書)

總統蔡英文(中)18日於官邸宴請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左),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右)也受邀出席。(取自蔡英文臉書)

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已結束在臺灣的兩天訪問,於9月19日離開台北。表面上,柯拉克此行是為了參加前總統李登輝的告別追思禮拜;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位41年來訪臺層級最高的美國國務院官員,不會只是從事一次「弔唁之旅」,它要彰顯的是臺美關係的重大突破。柯拉克停留臺灣期間,除拜會蔡英文總統外,並與政府相關部會首長進行會談。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柯拉克訪臺並非事出突然,川普政府內部許多鷹派人士,希望藉「親臺」來表達他們的「反中」立場。美國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9月10日致函美國國務卿龐畢歐(Mike Pompeo),促其儘速安排柯拉克的訪臺事宜。盧比歐於信中表示,「維繫美國經濟影響力,並降低臺灣對中國的貿易依賴,對確保印太區域的自由與開放至關重要。」信件副本同時傳送給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盧比歐是《臺灣旅行法》的推手,也是《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參議院版的提出者,一向被視為國會「反中」的鷹派人物。

幾乎就在柯拉克啟程訪臺的同時,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9月16日與我國駐紐約辦事處處長李光章共進午餐,克拉夫特稱兩人的會面為「歷史性」,也代表川普政府進一步強化與臺灣的關係。

臺美實質關係的步步升高,顯然是受到中美關係日趨惡化的影響。例如,龐畢歐9月14日突然在推特上對美駐中大使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3年多來的工作表示感謝,稱讚他「替美中關係再平衡做出貢獻,讓兩國關係變得注重結果、互惠、公平」。對美工作表現好,美中關係怎會落至這步田地?但推文意指布蘭斯塔德將要離職,而龐畢歐並沒有說明他離職的原因。

美國駐外大使由總統提名,須經參議院同意;若川普沒有提出布氏的繼任人選,代表明(2021)年新總統就職前,美國在北京的使館將群龍無首。這件事不符合常理,從中共外交部發言人事後的說法判斷,美大使離職北京事前並未被告知。中美關係惡化已到了異乎尋常的地步。

柯拉克此時訪臺,與中美交惡形成強烈對比。蔡政府原本期待柯拉克此行,能對臺美經貿關係產生重大突破。因為蔡總統8月底宣布取消美豬、美牛進口禁令後,在經濟部長王美花與美國亞太助卿史達偉(David Stilwell)的視訊對談中,美方提出建立「臺美經濟與商業對話」平台的說法,而且表明是由柯拉克主持。蔡政府希望經由此一對話平台,能恢復《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TIFA)的談判,甚至在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和雙邊貿易協議(BTA)方面有所進展。但王美花隨後卻澄清說,實際負責這類談判的是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柯拉克此行不會觸及這些問題。最後,連原先打算由柯拉克與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主持的雙邊經濟與商業對話也都取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