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各國政策都大力鼓吹創業,創業不僅是個人尋求發展的道路,也是國家經濟推進的動力,根據創業精神暨發展機構(GEDI)的資料顯示,台灣在全球 130 個國家中,創業指數位居全球第八、亞洲第一,由此可見台灣人民對於創業的熱情。然而互聯網潮流歷經三十年發展,仍未誕生一個世界級的網站或App,由此我們必須省思國內創業政策,為何無法應對國際的競爭能力。
創業不僅考驗創業家的應變能力,也考驗政策的因應能力,若創業環境無法扶持新創走出國門,或是無法複製過去成功模式,以結果論斷就是失敗的政策,台灣除了80年代創立的台積電,為何難以再造下一個市值百大獨角獸? 以下依據筆者親身投入創業的經歷,論述國內創業環境與政策的問題,也提出政策因應與調整之道,希望能藉此拋磚引玉,為台灣創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指引道路。
跳脫年輕有為的政策,由創意轉向創新發展
年輕人對互聯網融入較快,加上創業有成的案例增加,「年輕」似乎成了創業成功的代名詞,且早期中國複製矽谷的創業項目,應用在大陸市場也能獲得成功,所以比拚「速度」也成為了成功的條件。受到「年輕」「速度」思潮影響,政府政策則鼓勵學生趕快創業,似乎認為國家未來發展願景,必須倚仗學子們的創意去開創。
事實上「年輕」「速度」並非成功的要素,「時機」才是最重要的關鍵,互聯網發揮「創意」就能創造獨角獸的時機已過,未來的機會更傾向於發展「創新」,然而沒有具備產業一定的歷練與洞見,實難有大格局創新,就像過去生成「晶圓代工」構想,非專業人士則難以發揮此構想,如何突破「物聯網」發展瓶頸,非專業人士也難以找到問題癥結。政府政策把沒有社會經驗、沒有產業知識的「創業新兵」送上戰場,在互聯網成功率低靡的時機,猶如組織敢死隊在市場拚搏,最終結果只會增加國內資源的內耗。
目前政策較多資源支持學生創業、青年創業次之,創業環境中充斥著貶低大齡的氛圍,許多國內活動與相關資源,例如創業比賽、優惠貸款等,會把超齡的創業者刻意排除,這個環境似乎遺忘中年大叔的資源需求,難道年紀變大就做不到創新嗎?但諷刺的是,台灣對全球影響力最大的企業 - 台積電,卻是張忠謀56歲時所創立,根據MIT史隆管理學院2018年調查報告指出,即便50∼60歲區間的創業者,成功的可能性甚至比20∼30歲的創業者高上2.5倍,這不表示要把中年大叔看做創業菁英,但起碼要得到一樣的資源與友善對待,否則在「年輕有為」政策下,可能沒有找到下一個祖克柏,就把下一個張忠謀給封殺了。
調整既有模式與做法,避免扼殺顛覆性的創新
政府鼓勵創業應有顛覆性的創新,然而創業環境若無相應的調整做法,過於創新的構想其實更容易被既有模式所扼殺,在此以「晶圓代工」做為引喻說明,倘若當年「晶圓代工」構想能參加創業競賽,最終的結果會如何呢? 先不論專業背景不同評審們,達成一致理解的難度,我們先推敲競賽Q&A邏輯,可能會詢問下列兩個問題:
問題一:「半導體都是 IDM (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s),你的客戶目前在哪裡?」
問題二:「半導體設計十分保護智慧財產,誰會把設計交由你代工?」
若「晶圓代工」產業鏈尚未成形,上述問題無論如何答覆,都難以說服評審對可行性的質疑,創新若沒有接近現實的基礎,大多令人產生疑慮而遭到否決,所以競賽勝出的項目,常是易於理解與驗證的創意而非創新,其結果是著眼於眼前的多,預見於未來的少,往往顛覆創新越大,淘汰機率就越大。
此外,對於產業領域的理解認知,未能推進到更先進的觀點時,也容易遭到扼殺的下場,筆者以自己經歷做範例,許多單位推廣物聯網舉辦競賽,但評審們普遍認知「物聯網就是聯網裝置的服務」,故認為應從電子裝置的應用服務發掘創意,而筆者所認知的物聯網觀點,指向更為宏觀的線下萬物聯網 (聯網裝置只是線下萬物的一小部分),因此提出搜尋萬物的線下搜尋引擎,然而參與這類競賽毫無懸念多在書審階段便遭淘汰。
接著,探討現今政府制定的投資政策,是否可以複製過去成功的經驗? 我們同樣以台灣成功典範的「晶圓代工」做為引喻,模擬國發基金是否有機會投資台積電,藉以檢視政府的創業投資政策效用。因為國發基金不擔任主導性投資人,創業者必須爭取主導性投資者的投資,然而「晶圓代工」雖符合產業鏈的合作利基,但前期無法驗證商業模式,而且需求的資本支出十分龐大,無論投資者或審核委員,必然難以卸下風險過大的疑慮,按照既有的投資與審核思維模式,可以斷言最終達成投資的機率不大。
回顧當年政府投資台積電,若非主導產業佈局的遠見,以及張忠謀的資歷與聲望等因素,否則「晶圓代工」構想極有可能胎死腹中,所以張忠謀對於台積電的成功曾直言:「沒有李國鼎,就沒有台積電」,足見當年產業發展政策功不可沒。由以上陳述可以了解,成功的項目要事後諸葛容易,但要事前洞察卻是十分困難,發掘創新其實需要調整不同的視野,三十年來像台積電這樣的獨角獸不是沒有,只是被既有的模式與做法埋沒了。
發掘顛覆性創新,需要的視野與做法
為什麼創造獨角獸 (這裡定義具有成為全球市值百大潛力企業) 如此重要? 我們以台灣唯一進入全球市值百大的台積電為例,說明它所締造的成就,對於台灣人民的意義。去年台積電蟬聯全國繳稅第一,是繳稅第二名鴻海的三倍,佔全國稅額約一成,創造的半導體產業鏈總值占GDP 15%,並帶動國內二十多萬個就業機會,獨角獸企業對國內經濟的鉅大影響可見一斑,就算三十年挖掘一個獨角獸,對於國內經濟也是具有鉅大的推升動力。
雖然投資獨角獸需要更大的資金與風險,但比起國內多數投資因資金限制,僅能投資國內中小企業的發展,獨角獸則相對擁有更好的效益,例如,國內投資新創成功的比例若為1/10,就算締造成千上萬筆投資新創成功的加總,仍不及全球百大的獨角獸的投資回報與社會貢獻,所以政府政策應聚焦在如何挖掘顛覆性創新,並集中資金規模協助獨角獸企業拓展,才能締造國家經濟發展的下一個榮景。
發掘顛覆性創新需要甚麼視野與做法? 首先需調整的是未來的視野,需要在未來的系統中分析其產業鏈,才能看到它所帶來的真正價值,許多投資人審視標準在解決現在的痛點、目前的客戶在哪裡、目前的營收情況等問題,然而這些問題未必可以發掘顛覆性創新,這已成為台灣創業環境司空見慣的現象,探究其根本原因在於短視投資心理,國內投資普遍期望以最低風險最快產生獲利,但新經濟的商業模式不同以往,許多成功的獨角獸企業的發展模式,需在沒有營收或虧損狀態下持續投資擴展,以全球市值前五大的Amazon來說,賠錢將近十年才產生獲利,這樣的發展模式幾乎不會發生在台灣環境,所以對於顛覆性創新的未來耕耘,不僅投資人的思維需要做調整,創業政策也需要制定更高的發展目標,才能創造項目未來更好的投資效益與競爭能力。
以更效能的創業政策,締造更友善的創業環境
全球創業觀察(GEM)2019年報告指出,台灣每百人約23人從事創業活動,然而國內支持的資金與資源短缺,形成相互侵蝕資源的惡性循環,台灣創業發展的政策,需摒除低質量的「萬眾創新」做法,應調整為「量少質精」的策略,才能有效地發揮資源效益發掘獨角獸,而且台灣資金與市場規模不若中美大國,需要傾全國之力集中火力,才能博得更大的成功機會。
對於具備獨角獸潛力的項目,不僅僅是提供資金支持與法規調整,政府亦需引領成為主導性投資人,掌理培育發展與投資計畫等,以展示政策的決心與意圖,就像當年發展半導體產業,政府培育菁英到美國研究半導體,開啟了半導體產業的創業潮流,整個投資業界跟隨政府腳步,達到集中資金與資源的綜效。對於施行細節方面,實際上不可能前期制定完整,為彌補政策的務實性與應變性不足,可以向社會徵求新業態、新模式的策略建議,以達到政策應變的彈性與適用性。
創造友善的創業環境的理想目標是,創業資源不需設有年齡限制,也無需動用特有人脈與關係,資源便可支持具有發展潛力的項目,讓顛覆性創新都可獲得成功發展的機會。對於新創國際化發展策略,不僅要鼓勵企業在草創之初就有國際化思維,政府也需提供必要的創育輔導,提升新創團隊的整備工作與國際化能力,並協助新創在國內快速建立基礎以及驗證商業模式,然後鏈結國際資源走向規模化發展。
每個被發掘具有潛力的顛覆性創新,都需視為趨勢潮流的智慧寶庫,然而新創發展初期條件極為有限,創業者多從窄小人脈中組建團隊,難有頂尖人才與完整分工機制,為確保項目成功之必要,且摒除因人廢事的想法,政府需協助人才引進與團隊重組,方可打造全世界競爭的戰鬥隊伍。當創辦人的經驗尚無法管理團隊能力之時,也可以參酌矽谷專業創投公司,發展EIR (Entrepreneur in Residence) 的「駐點企業家」制度,解決團隊經營問題並提升管理效能。面對國際新創競爭日益激烈,政府需要更彈性更有為的政策,才能在國際競爭的洪流中逆流而上,以上是筆者提供的觀點,希望引領國內創業政策更具效能與競爭力,進而創造未來更宏觀的發展願景。
*作者為大千資訊科技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