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立法程序,任何法案都必須經過參眾2院投票通過,並交由總統簽署才會正式生效,而總統有權否決國會提出的法案,並把法案退回國會審議,如果參眾2院之後各以2/3以上票數通過遭總統否決的法案,等於推翻總統的否決,使法案成為法律。
併吞克里米亞 俄羅斯遭制裁主因
2014年,俄羅斯併吞原屬烏克蘭的克里米亞,美國與歐盟隨即祭出制裁,俄羅斯政府高層、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核心幕僚,以及俄羅斯銀行及大型企業均是制裁對象,以此重創俄羅斯經濟;2016年12月29日,美國針對俄羅斯出動駭客干預美國總統大選,祭出新制裁,包括沒收2棟屬於俄羅斯的建築物,並驅逐35名俄羅斯外交人員。
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後,其他國家也跟隨美國與歐盟,各自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像是加拿大在2014年3月就加入制裁俄羅斯的行列,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紛紛對俄羅斯祭出制裁;阿爾巴尼亞、冰島、列支敦斯登、挪威、蒙特內哥羅、瑞士及烏克蘭等非歐盟國家,也執行制裁。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制裁俄羅斯尚無科學驗證的具體效果,不過俄羅斯仰賴的石油收益,確實因受到制裁而有所減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5月提出的報告稱,隨著國際油價回升,預估俄羅斯今年經濟可成長1.4%,但也直言「俄羅斯招商投資因制裁影響而受挫」。
"The Magnitsky Act puts [Putin & other powerful Russians'] money at risk — and they hate that…" says @Billbrowder. https://t.co/mllhFbgcho
— 1A (@1a) 2017年7月26日
美國《全球人權問責法》 俄羅斯極力遊說推翻
對俄羅斯而言,遊說美國解除制裁是首要目標,其中又以美國在2012年通過的《全球人權問責法》(Magnitsky Act)為主,該法授權美國政府對違反人權及貪腐的外國政要進行制裁,許多俄羅斯政要都被列入黑名單,且該法以俄羅斯律師馬格尼茨基(Sergei Magnitsky)名字命名。
馬格尼茨基在2008年揭發1宗騙稅案,且俄羅斯官員參與其中,結果反遭俄羅斯政府指控騙稅,隨後立即被關押,1年後過世,引發國際關注;馬格尼茨基生前的老闆、赫米塔吉資金管理公司(Hermitage Capital Management)創辦人兼執行長布勞德(Bill Browder)則遊說美國制定《全球人權問責法》,而俄羅斯政府否認馬格尼茨基遭受不人道待遇,稱他是因心臟衰竭而身亡。
JUST IN: EU Commission says activating all diplomatic channels over potential U.S. sanction on Russia pic.twitter.com/e0ry2Rp9Mo
— Reuters World (@ReutersWorld) 2017年7月24日
能源仍靠俄羅斯 歐盟關切美國新制裁
俄羅斯隨後禁止美國公民領養俄羅斯孩童,作為針對《全球人權問責法》的反擊措施,而先前川普長子小唐納德(Donald Trump, Jr.)被踢爆曾與俄羅斯律師維塞尼茨卡雅(Natalia Veselnitskaya)私下會面,小唐納德稱會談內容為領養俄羅斯小孩議題,而維塞尼茨卡雅更是知名的反《全球人權問責法》人物。此外,川普也被揭露在G20峰會期間,曾與普京進行第2次「雙普會」,川普也說對話內容是在談論領養俄羅斯小孩。
另外,儘管歐盟立場是對俄羅斯進行制裁,但因歐盟約有1/3的天然氣從俄羅斯進口,加上先前對俄羅斯祭出的經濟制裁,也讓歐盟農產糧食受到衝擊,因此美國聯邦眾議院這次通過新制裁案,立刻引起歐盟強烈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