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是,王文興、呂俊甫、林鐘雄等人聯名發表〈國是九論〉:一論基本人權,二論人事與制度,三論生存外交,四論經濟發展方向,五論農業與農民,六論社會福利,七論教育革新,八論地方政治,九論青年與政治。並建議執政者,與全民討論國是。
一九七二年三月,蔣介石、嚴家淦當選第五屆正、副總統;六月蔣經國就任行政院長,提出十項政治革新,準備增選中央民意代表。《大學雜誌》舉辦「中央及地方選舉問題」座談會,八月發表〈二十五年來臺灣選舉史的探討〉。
即使是臺灣之春,春風拂動也僅只搖弄花枝,無法消融凍土。《大學雜誌》的政治革新言論,執政者聽來如芒刺在背,尤其是陳少廷〈中央民意代表的改選問題〉,直指:「中央民意代表最令人詬病的一點是,他們業已失去代表性。目前多達二千名的中央民意代表中,除了五十八年十二月臺灣地區增補選的二十七位之外,其餘都是在民國三十六、 七年間選出的……古今中外,三百六十行之中,絕不應該有終身職的中央民意代表。這除了給歷史留下一個笑話之外,還有什麼呢!」該文主張國會全面改選,國民黨怒不可遏,智者與權者的蜜月期,就此結束。
一九七二年四月四日起,《中央日報》連續六天刊登署名「孤影」的〈小市民的心聲〉,撻伐《大學雜誌》,反對學生運動、反對學術自由、反對自由派知識分子。作者說:「我的政府能讓我平平穩穩維持一個卑微的生存,我已經十分滿足。」執政者大喜,將文章印發百萬本小冊廣為宣傳。
臺大師生是保釣運動、救亡圖存時代風潮的要角,常舉辦座談會,縱論政情,當局決定對臺大展開整肅。警總以職業學生馮滬祥為打手,校方全力配合,一九七三年初動手修理哲學系,逮捕學生錢永祥、黃道琳,約談教師陳鼓應、王曉波。後來雖都保釋,但暑假即解聘副教授陳鼓應,哲學研究所停止招生一年。隔年,又以非學術理由,陸續解聘代系主任趙天儀等十餘名教師。這就是臺灣學術史上最可恥的「臺大哲學系事件」。除了臺大,其他學校也有學生被警總、調查局約談或逮捕。識者皆知,春天結束了。
時移事往,一九七三年初,《大學雜誌》分裂,楊國樞辭總編輯,社長和編輯委員的名字也從雜誌上消失。國民黨對雜誌成員,一邊收編,一邊打壓,能拉攏就拉攏,不能拉攏就制裁。
張俊宏離開國民黨中央黨部,一九七三年底退黨參選臺北市議員,落選,又被迫離開《大學雜誌》,被迫離開世新教職,漸漸走上執政者眼中的「叛黨者」和「叛國者」之路。
大夢者許信良
《大學雜誌》的風雲人物之一許信良,一九四一年生,桃園客家人,農村子弟。少有大志,小學畢業紀念冊的照片,自題「大總統」三字。第一志願就讀政大政治系,積極投身國民黨。他認為,國民黨是唯一合法且可以「貢獻社會人群」的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