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三國領袖28日共同宣布,有鑑於「最新證據」被挖出,將重新調查1994年愛沙尼亞號沉沒事故。這起事故造成852人喪生,不僅是歐洲二戰以後最慘重的船難,也是現代歐洲船隻事故中死亡人數最多的悲劇之一,僅次於1912年鐵達尼號船難。
最新紀錄片發現驚人證據
《衛報》(The Guardian)報導,9月28日適逢郵輪「愛沙尼亞號」(MS Estonia)沉沒26周年,瑞典電視台釋出一系列紀錄片,片中踢爆該渡船的船身有個「超過4公尺寬、12公尺長」的大洞,而且並未記載在相關文件內,這與當年結案報告寫的原因──「船首門突然打開導致海水灌入」──明顯不相符。
— Lobster Magazine (@LobsterMagazine) September 28, 2020
最新證據引起相關人士高度關注,愛沙尼亞、瑞典與芬蘭外交部長28日也發布聯合聲明稱,將會取得最新資訊並重啟技術調查,再次檢視這起災難原因。
1994年9月28日,郵輪「愛沙尼亞號」從愛沙尼亞首都塔林(Tallinn)出發,目的地是瑞典斯德哥爾摩(Stockholm),但其在午夜過後即發出求救訊號,迅速消失在雷達上,被發現時已沉入海中70多公尺,並在一小時內完全滅頂,距離芬蘭島嶼於特島(Utö)僅約41公里。
包含船員在內,愛沙尼亞號當時載有989名乘客,因為下沉速度太快,最後只來得及救出138人(其中一人後來死於醫院),總計導致852人死亡。其中瑞典籍乘客超過500人、愛沙尼亞乘客285人。最後尋獲的遺體僅有93具,其餘死者都葬身大海。
愛沙尼亞號事故是歐洲海域在承平時期死亡人數最多的船難,也是第二嚴重的歐洲籍船舶事故。史上最慘重的歐洲籍船舶死亡事故即是「鐵達尼號」(RMS Titanic),這艘奢華的英國皇家郵輪在1912年首航時撞上冰山沉沒,死亡人數高達1514人。
國家自信象徵突然沉沒
《愛沙尼亞世界報》(Estonia World)指出,愛沙尼亞號失事時,波羅的海本就處於海象極差的季節,強風可掀起約4至6公尺巨浪。但當下第一個回應求救訊號的郵輪「詩麗雅歐洲號」(Silja Europa)船長梅克拉(Esa Mäkela)表示,當時海上正掀起典型的暴風雨,不過愛沙尼亞號的設計理應能夠承受如此巨浪。
《愛沙尼亞世界報》報導,愛沙尼亞號重達16000公噸,是該國當時最大的船舶,1993年才風光下水啟航。愛沙尼亞在1990年才脫離蘇聯獨立,當時仍是東歐最稚嫩的民主國家之一,這艘藍白相間的郵輪也被視為該國的驕傲,因此,當民眾早晨獲知船隻沉沒,所有人都無比震驚,多數人至今還記得聽聞消息當下自己在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