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地理位置與歷史因素形朔當今臺灣政治的生態。不同的政黨、意識形態與信仰的衝撞與對抗遲滯臺灣再次大步向前進步的動力。然而,這些根源於這片土地上的認同,其實無不都是構成臺灣意識的一部分,沒有優劣對錯,我們應該回到以這片土地的繁榮與人民的幸福為主軸,這是我們的共識,團結為此共同的目標攜手前進。
相隔兩岸的情與仇
臺灣一個移民的社會,自明代起便陸續有漢人移居臺灣。臺灣的歷史,在世界進入地理大發現的時代裡,開始走進了世界。然也因地理環境的因素,每當中國大陸政治紛亂時,臺灣的命運也隨之載浮。地緣因素,使得臺灣總是在中原兵馬倥傯之際,成為政治失意者或枕戈待旦準備再次躍馬中原者的意外國度。明鄭如此,今日之民國亦如此。
然而,台灣作為孤懸中國本土外海的一座島嶼,也使的台灣成為了對中原政權懷有敵意的外國政權,敲打中國的槓桿。十七世紀的荷蘭、西班牙,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的日本、當代的美國均是如此。
每隔中原動亂,台灣與中原分別在不同政權統治下時,「我群」與「他群」的認同將兩岸人民隔開,兩岸認同的斷裂由此而生。
為土地奮鬥是台灣人共同的目標
台灣自1895年起,成為日本殖民地50年,這50年中台灣人民以各自的方式在這片土地上生存奮鬥著。有的人揭竿起義,力圖以武裝力量趕走日本政權;有的人採取柔性抗爭,喚醒民智,力圖在日本帝國統治下的土地上爭取台灣人民的權益;也有的人選擇融入日本文化,力圖以更努力、更優秀的表現去證明台灣人民並非二等公民。凡此種種,並無對錯優劣,都是台灣人民在歷史變局中,以各自的方法為人民、為土地、為生存而戮力不懈的過程而已。
選擇武裝抗日,先後有唐景崧、丘逢甲、劉永福等以台灣民主國的方式發動的乙未戰爭、期間歷經發生在台南玉井的橋吧哖事件、莫那魯道等的霧社事件;亦有諸如李友邦將軍等人,選擇到中國大陸參加抗日戰爭,力圖擊敗日本光復台灣。或如林獻堂、蔣渭水等人,組織台灣民報,試圖喚醒台灣人的民族意識,以柔性抗爭的方式爭取自己的權利。一有如史明等,留學日本後參加共產主義運動,後對共產黨失望轉而投身臺灣獨立運動。大時代的激盪下,台灣各方有志之士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力圖帶領台灣人民走出時代的苦難,方法雖不同,但目標一致,都是為台灣而奮鬥而已。
爾後,日本學者若林正丈將日本殖民時期台灣的民族運動人士分為四類:認同中華文化的「祖國派」、「待機派」,以及台灣認同的「一島改良主義派」與「臺灣革命派」,可簡約分為中華文化派與台灣認同派。國共內戰兩岸分治後,經過六十年台灣社會發展的過程,這兩大陣營分別形成今日泛藍與泛綠陣營意識形態的濫觴,同為台灣人,都是希望能為這片土地的前途而奮鬥,然而卻因為想法的不同,鑄下了未來兩黨對峙造成社會的撕裂,國家內耗衰退的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