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前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遭罷黜以來,烏克蘭東部動亂越演越烈。美國已多次譴責俄國煽動烏克蘭親俄分子,相關事證數量有如「排山倒海」之多。英國記者斯隆(Alastair Sloan)表示俄國的確有可議之處,但美國自己介入他國政變的前例也是「排山倒海」地多,實在不太有站穩腳步、大力抨擊俄國的立場。
市調公司蓋洛普(Gallup)2013年國際普查結果顯示,24%的民眾認為美國是威脅當今世界和平的頭號公敵,遠遠將位居第2及第3位的巴基斯坦(8%)與中國(6%)拋在後頭。斯隆指出,這不只是因為伊拉克戰爭(2003-2011)、阿富汗戰爭(2001-)與越戰(1955-1975)奠定了世人對美國血腥戰史的記憶,也關乎一段長遠的非法秘密政變行動,最早可上溯至1953年的伊朗政變。
1953 - 伊朗政變
逐漸習慣自己成為世界強權角色的美國,首次大規模介入他國政變是在1953年的伊朗。2年以前,伊朗選出民選總理摩薩台(Mohammad Mosaddegh),世襲的伊朗國王(Shah)則流亡海外。在伊朗掌握龐大石油利益的英伊石油公司(BP前身)不滿新政府的石油國有化政策,加上英美兩國擔心伊朗可能成為冷戰局勢形成後第一個落入「鐵幕」之後的國家,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於是與英國情報機構合作,計畫扶正伊朗魁儡國王。
2013年解密的文件顯示,英美情報員在政變數月前便開始一連串的準備工作,包括在美國與伊朗媒體刊登批評政府的文章、組織街頭抗議、訓練並資助一批支持國王的武裝勢力、說服伊朗軍隊加入革命。最後伊朗民選總理遭到罷黜,在軟禁中逝世,得到英美支持的巴勒維國王(Mohammad Reza Pahlavi)則把持政權直到1979年的伊斯蘭革命。
約有5萬名伊朗人因對抗沙王喪命。8成民眾沒有自己的土地,6成成人仍是文盲,媒體受到管制,法庭也被解散。CIA為了支持不得民心的國王,協助成立了祕密警察組織「薩瓦克」(SAVAK)審問政治犯。根據國際特赦組織(AI)報告,審問手段包括電擊、鞭打、拔去牙齒與指甲、以白鐵燒灼、在直腸注入沸水與性侵等。
1973 - 智利政變
1970年,左翼總統候選人阿葉德(Salvador Allende)擊敗了美國支持的保守派候選人亞歷山德里(Jorge Alessandri),獲選智利總統。一名CIA分析師寫道,「以政變推翻阿葉德是(CIA)堅定而持續的方針,但這些行動必須秘密執行,以隱藏美國政府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