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融這樣的理解,可能與他將電影框限在「自由經濟市場的正常娛樂」的認知有關。而事實上從王小棣在座談中的分享,對於電影的價值的重新思考,應可直接的回應這樣的思維。王小棣「看電影」是一個社會文化承襲的習慣,也是接近美和藝術的方式。他以今年台北電影節的競賽片為例,國片整體的表現是多元且健康的,但市場的數字卻不能解釋和反映這樣的現象。因此,他認為只用市場定義和衡量電影是相當奇怪的。
王小棣認為從市場的角度去定義電影的價值,似乎就預設了電影應該是一個獲利的商品。他提出將拍電影當作一種社會企業的思考,似乎拆解了這種對於電影的既定認知,讓我們得以從不同的角度思考電影的價值。他認為國片在當前電影市場的生存狀態,事實上跟每一個人都有關。而這個關聯可能不是著急著國片怎麼不賺錢,或國片不賺錢跟我們有什麼關係。而是關心我們自己的文化,「我們想看這裡的人的創意」。
從這樣的角度思考,似乎也再次呼應了過去在〈從國片建立文化自信-再談映演比率〉一文中所總結出的結論,希望國片能有更好的生存環境,這樣的訴求並非在特定的意識形態框架下想像和認識電影,而是在於培養文化主體性的重要。基於這樣的認識,即便他國的經驗不能直接的複製,但國片映演比率應該是一個該被納入評估的政策方向,而非以干預自由市場的理由,將這樣的討論拒於門外。
*作者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專案企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