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聖多美瘧疾發生率從44%降到5% 世大運中華隊旗手也是抗瘧推手

2017-08-06 09:00

? 人氣

在世大運開幕儀典中擔任「中華台北」升旗手的蔡坤憲,也是曾前往前邦交國聖多美普林西比參與抗瘧戰爭的勇士。(陳明仁攝)

在世大運開幕儀典中擔任「中華台北」升旗手的蔡坤憲,也是曾前往前邦交國聖多美普林西比參與抗瘧戰爭的勇士。(陳明仁攝)

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開幕倒數,在開幕儀典中擔任「中華台北」升旗手的是蔡坤憲。靦腆的他從未升過旗,但他在前邦交國聖多美普林西比的抗瘧故事,卻正實踐了世大運「讓世界看見台灣」的目標。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去年底與台灣斷交的非洲貧國聖多美普林西比,在台灣抗瘧團隊抵達之前,當地5歲以下的幼童沒有名字已司空見慣,因為疾病讓早夭成為普遍現象,其中最讓當地民眾恐慌的就是「瘧疾」,高發的情況甚至達到每2人就有1人患疾,就連聖國的總統夫人、總理的小孩,大法官的小孩也逃不過瘧蚊叮咬,而死於瘧疾。

聖國總統梅尼士於是在2000年訪問邦交國台灣時,向當時的總統陳水扁提出協助抗瘧的請求,扁政府也許下承諾。之後,從2011到2016年,台灣每年編列3000萬元預算協助當地抗瘧,防疫團隊從篩檢病人、患者治療、追蹤、蚊蟲撲殺,甚至到源頭管理的學童衛生教育,無役不與,並助聖國將防治、醫材管理與病人追蹤系統等制度化,使其能自力長久運作。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蔡坤憲是台灣派駐「聖多美瘧疾防治顧問團」的顧問,在台灣抗瘧專家連日清的帶領下,逐步踏入聖多美的實務防治領域。台大研究室中滿滿的蚊子活體與標本,就是蔡坤憲長期致力於研究瘧疾的明證,自2011年起,他每年均遠赴位在1萬2000公里外的聖國,光是轉機就要3次,單趟2-3天的時間,為的就是希望減少當地的瘧疾。

20170803-抗瘧到聖多美普林西比的戰士、瘧蚊專家台大公衛學院副教授蔡坤憲專訪,蔡坤憲和聖多美普林西比民眾照片,及手繪瘧蚊圖。 。(陳明仁攝)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蔡坤憲是台灣派駐「聖多美瘧疾防治顧問團」的顧問,自2011年起,他每年均遠赴位在1萬2000公里外的聖國參與抗瘧戰爭。(陳明仁攝)

聖國44%人口患瘧疾  嬰幼兒死亡率更高

「台灣接手時(2003年),聖國有44%的人得瘧疾,全國16萬人口,有幾近8萬人得病,」就連前往的台灣團隊也不乏中途感染瘧疾者。他說,聖國主要為惡性瘧疾,是最嚴重的一種瘧疾,若不治療很有可能死亡,尤其小孩缺少抗體,一旦經由蚊子得病,死亡率很高。

然而,當地民眾對瘧疾的認識相當少,在他初抵聖國的幾天,就看到有人把嬰兒放在樹下的盆子裡曬太陽,可能是母親看到孩子身體在顫抖,想用最原始的曬太陽方式暖和寶寶,蔡坤憲見狀,立即要求送急診篩檢,發現病況已達最嚴重等級,小寶寶的身體裡滿滿都是瘧原蟲,沒多久就回天乏術,「覺得很難過,本來可以救的」。

我國從2000年起就派員到聖國協助瘧疾防治。(蔡坤憲提供)
聖多美主要發生的惡性瘧疾是最嚴重的一種瘧疾,若不治療很有可能死亡,尤其小孩缺少抗體,一旦經由蚊子得病,死亡率很高。(蔡坤憲提供)

台灣防治團隊除了蔡坤憲,還有長期住在當地的計畫協調人曾蓮芬、替代役鄭見福、詹為翔、劉威、劉思源、黃宇康,也有暑期實習生陳瀅安、吳思申、林佩蓉、蕭穗文、吳大洲、林菀筑、席鼎恩,一同參與第一線抗瘧工作。

位在赤道上的小國聖多美是個極為貧窮的國家,基礎建設不完善,道路是濕漉漉的泥土地,每到下雨路面便開始積水,太陽出來後水溫升高,成了最容易孳生蚊蟲的環境。抗瘧要從消滅蚊蟲開始,台灣團隊協助聖國找到多元的防治方法,包括在室內牆壁上噴藥、於水中投藥等,除了提供藥品,也訓練當地人配藥、噴藥,還教育怎麼看孳生源、採血、驗血、填問卷、怎麼回收、做病例,有一整套設計好的表格填寫歸納。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彥喬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