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影響兩岸最重要的外部因素,相信無論是大陸人還是台灣人,不論是主張兩岸統一、永遠維持現狀或者台灣獨立的人,大概首先想到的都是美利堅合眾國。那麼美國是何時開始干預兩岸事務的呢?肯定不是川普總統派遣國務院次卿克拉奇( Keith J. Krach)訪問台灣開始的,也不會是1982年雷根總統向經國先生提出《六項保證》(Six Assurances)時才出現的。
美國對中國事務的介入,遠在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前,甚至早在美國與中華民國共同抵禦日本侵略以前就已經開始了。一切的介入,始自1922年建立的「華盛頓體系」(Washington System)。而如果看過大陸電影《八佰》的人,應該對維繫這個「華盛頓體系」的國際條約印象深刻,那就是簽署於1922年2月6日的《九國公約》(Nine-Power Treaty)。
雖然經過快100年後的今天,國際局勢早就人事已非,當年能影響中國的八個國家只剩下了一個,可「華盛頓體系」卻維繫到了今天。不復存在的《九國公約》,仍以不同的面貌影響著海峽兩岸,即便是長期被國民黨視為定海神針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政策,背後都還有《九國公約》的殘影。所以要瞭解今天美國與海峽兩岸的關係,還是要從《九國公約》開始談起。
從1922年的北洋政府大總統徐世昌開始,到1937年指揮淞滬會戰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都期待美國能依照《九國公約》為遭到日本侵略的中國主持公道。可見《九國公約》的核心基礎,在於中國認可美國領導下的亞太秩序,即所謂的「華盛頓體系」,而美國願意在歷史上多次出面確保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目的也是要確保一個親美的中國存在。
確保一個親美的中國
《九國公約》的產生,必須要從美國國務卿海約翰(John M. Hay)所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Open Door Policy)談起。相對於英法而言,美國受到傳統的孤立主義精神影響,長期奉行只管美洲事務的「門羅主義」(Monroe Doctrine),不介入歐亞的舊大陸事務。然而美國在南北戰爭結束後,經濟能力與工業能力日益強大,已經沒有辦法被單純鎖在新大陸裡面了。1898年到1899年的美西戰爭,讓美國取得菲律賓這塊殖民地,首度將國力投射到東亞。美國與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一樣,不可能不把眼光放到龐大的中國市場上,然而卻因為到了20世紀初才進入遠東的關係,中國大陸的勢力範圍早就已經被俄國、英國、法國、德國與日本等帝國主義國家瓜分走,沒有美國進來插手的餘地。為了確保美國的在華利益不被剝奪,海約翰決定反其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