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別再迷信學者從政

2020-10-18 06:10

? 人氣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013年擔任中興大學教授時,曾表示「開放瘦肉精美豬進口後果很嚴重,政府打死也要擋」,如今支持擴大開放美豬被笑稱是「陳教授打臉陳主委」(資料照,顏麟宇攝)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013年擔任中興大學教授時,曾表示「開放瘦肉精美豬進口後果很嚴重,政府打死也要擋」,如今支持擴大開放美豬被笑稱是「陳教授打臉陳主委」(資料照,顏麟宇攝)

自古學而優則仕,起用學者從政,藍綠皆然。但是民進黨政府對傳統文官體制不信任,特別喜歡從學界找人,尤其是積極參與社會運動或政治活動的學者,這些學者在野時旗幟鮮明、言論高調,所以一朝為官出現紅甚於專、立場反覆、言行不一甚至背棄戰友時,格外諷刺。近日美豬進口引發的陳主委打臉陳教授的事不過是諸多案例其一,之前的環保、司法、婦女、勞工等等社會運動出身的學者官場現形,早已屢見不鮮。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其實學術與政治是兩套不同的邏輯,彼此扞格不入,不僅學者涉足政治必須警醒,社會對於學者從政也必須一樣保持戒心。對於學術與政治的邏輯闡述的最為深刻的是德國社會學家韋伯,他曾發表分別題為「以學術為志業」和「以政治為志業」的二篇演講。在「以學術為志業」的演講中,他指出學術工作是一門專業的工作,目的在追求真理,要盡可能保持價值中立。學術工作者只是知識的搬運工,不是街頭的先知,必須忍受求真求知之路上的孤獨與寂寞。他還強調為了追求真理必須排拒政治的壓力與誘惑。

關於從事政治,他認為從政就是在追求權力,但問題在追求權力的目的為何?他把從政者分為兩類:一種是機會政客,一種是專業政治人。前者是「靠政治而活」,後者是「為政治而活」。前者把政治當成一門好生意,他們的主張或立場是阿世媚俗趨炎附勢的,隨時可以見風轉舵。政治只是副業,攀登高位才是目標。而真正以政治為志業的政治家必擁有兩種倫理,即「信念倫理」與「責任倫理」。與學術工作不同,從政者必須有強烈的價值信仰,將信仰付諸行動並為結果負責。例如去年年初加拿大司法部長感受到上層試圖關說一件司法案件,她冒著丟掉烏紗帽的壓力也要把這件事公諸於世,她表示,維護司法獨立的價值比她個人職位更重要。這就是當出現違背信念的狀況時挺身而出,勇於負責。

美國總統杜魯門有次在聽取經濟顧問報告後,抱怨地說:「下次能不能找個只有一隻手的經濟學家?」因為許多經濟學家為求理論周延往往會有口頭禪:一方面如何如何…另方面如何如何(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其實台灣學界充斥各種只有一隻手的經濟學家,藍綠站隊,黨同伐異。經濟學家馬凱就在許多場合嘆道,國家分裂始自學者起。學者各位其主,民眾無所適從。這些學者在從事學術工作時就缺乏專業倫理,從政後罔顧責任倫理,不正是可以預見的嗎?

許多議會內閣制國家的部長都是由國會議員兼任,這些議員長期關注特定議題,在野時是「影子內閣」,一旦執政也可以立刻上手,對專業問題有一定的認識,又經過選舉民意洗禮,對政治有一定的敏感度,關照全面,不會限於書生之見,更不會出現「陳主委」打臉「陳教授」的糗事。讓學者專心學術,提供專業建言,決策的事就交給專業的政治人物去做,讓政治人物自己為政策辯護和負責。如此一來可以提高決策品質又可以防杜學術的政治化。台灣目前體制雖不是議會內閣制,但是如何培養政治人物的專業、擔當、能力倒是可為借鑑。

*作者為退休大學教師,目前旅居加拿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

衣冠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