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個更大的危機,就是公立學校的學生人數大幅減少。當公立學校的學生人數少到一定的程度後,會影響到學校的經營,校方為了節省成本開銷,教師員額又沒跟著連動增加時,就會出現教師超鐘點教學的情形,同樣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品質。又或者如前述所說,家庭背景較好的學生都往私校或者直接出國讀書了,公立學校也只能收相對較為弱勢的學生,若無較好的學習環境,他們的學習成績將更為落後,這是我們樂見的狀況嗎?
從「教育正義」(justice of education)的角度,無論是教育的作為和資源分配都能夠符合公平合理,才能使每位學生在機會平等的環境下發揮潛能,尤其是處於弱勢家庭的學生。政府應本著正義原則,保障每位學生的教育權利,讓學習或經濟弱勢的孩子,都能有合理公平的教育資源和機會。公立學校不是為升學及市場做準備,而是有責任去實踐教育理念。
如果這十年來的數據呈現是如此的趨勢,十二年國教上路後是否會更加速「公私翻轉」,值得我們加以關注。眼前政府要解決的是,除了公立學校所面臨的人力與資源不足問題外,應讓公立學校在秉持教育理念之下,有更大的辦學彈性空間,像是試辦實驗教育班等改革措施,才能提升公校品質。否則過幾年公私徹底翻轉了,還能改得回來嗎?
*作者為「通識再現」主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