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只是將投票所的數量從4萬個增加為5萬個,希望藉此保持社交距離、並且要求選民在投票前洗手、提供選務人員個人防護裝備。但這樣能防範疫情擴散到什麼地步,實在讓人擔心。《外交家》指出,斯里蘭卡的社會經濟條件與緬甸非常接近,但斯里蘭卡原訂4月25日舉行的國會大選就兩度推遲,最後終於在8月5日順利舉辦。有公衛專家建議,如果新冠疫情在未來幾個星期變得更加無法收拾,政府應該推遲投票四到八週。
全國民主聯盟表示,在不確定未來局勢如何發展的情況下推遲選舉,只會導致更多的問題,包括在當前公衛和經濟的政治危機。觀察人士認為,全國民主聯盟擔心緬甸脆弱的民主狀況,如果出現任何推遲選舉的狀況,都是對親軍方勢力的天賜良機。尤其2008年的憲法要求新政府要在2021年的2月就職,因此任何將就職日期推遲到2月以後的決定,可能都會引發政治動盪與憲政危機。不過「人權觀察」(Humanrights Watch)指出,在「投票是否延期」之外,緬甸選舉還有更多本質上的問題。
「人權觀察」亞洲區主任布萊德‧亞當斯(Brad Adams)表示,這雖然是2015年以來緬甸第二場大選,也確實是緬甸民主的一個里程碑。但無論投票人龍排得有多長,這場選舉都有本質上的缺陷。亞當斯說,這些缺陷包括了對公民身份的歧視、禁止羅興亞人參加選舉(無論是參選還是投票)、為軍隊保留的四分之一席位、對異議者的刑事起訴、政黨利用官媒的機會不平等、缺乏獨立的選委會與爭議解決機制。
亞當斯批評,令人震驚的是,翁山蘇姬決心舉行一場選舉沒有羅興亞人的選舉,此舉讓羅興亞人對她的期盼再度落空。亞當斯說,緬甸即將登場的選舉,並非一場國際公認的自由公正選舉。除了羅興亞人與部分少數民族仍處於遭到種族隔離的地位,緬甸也顯然缺乏言論自由、結社自由、集會自由、新聞自由,候選人與選民也都需要一個沒有暴力威脅的選舉環境,無記名投票權與不受歧視的自由在緬甸也做得不夠好。
《外交家》預估,如果不推遲選舉,幾乎可以肯定全國民主聯盟將成為這場大選的贏家,但席次能否過半可能不如五年前那麼樂觀。緬甸塔昂政治研究所(Tagaung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tudies)的研究員葉妙賢(音譯,Ye Myo Hein)認為,代表特定少數民族的小黨派可能在偏遠地區拿下更多席次,親軍方的聯邦鞏固與發展黨(Union Solidarity Development Party)與其他吸引多數族群的新政黨,可能在緬甸的心臟地帶攻城掠地。因為他們對緬甸經濟成長的速度感到不滿,對翁山蘇姬的親中態度也有疑慮。《外交家》指出,11月8日大選的最重要問題是,如果大多數人都認為這不是一場公平自由的選舉、加上疫情使得投票率驟降,全國民主聯盟政府除了可能需要與其他政黨組成聯合政府,其執政的正當性也會大為削弱,這對選後需要繼續對抗新冠疫情的緬甸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