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PTT八卦板與網路上的討論主要都是集中在節電、限電與能源政策,甚至有許多網友開始提出要台電重啟核四的呼聲,一反這幾年的反核風潮。
新聞報導林全接受專訪時指出,台電過去花太多心力在核一、二、三廠延役及核四運轉,但林全對台電說:「趕快死了這條心,把電力補充起來。」
雖然過去已經有「開放台電」的計畫,但公民對於電力與能源政策的討論一直不夠多也不夠深。於是,抱有追根究底心態的我們,想藉著此機會提出幾個問題:
1.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是的供電緊張?
2. 台灣是否真的缺電?
3. 如果是,那啟用核四真的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
和平電塔倒塌造成供電緊張
造成此次供電緊張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尼莎颱風吹倒和平電廠的電塔,使得供電少了1297.2MW,讓台灣陷入了限電的警戒。
雖然是因為天災,但也反映出台灣電網的脆弱程度。由於無法儲存大量電力,所以如何讓電力在輸配過程中更為安全與有效率就是關鍵,於是近期也有防災護電網這個構想的提出。
被消失的汽電共生與台電的電力調度
有網友投書比較經濟部能源局與台電所提供的發電裝置容量,台電的資料少了7.48GW,這將近8GW的電力,就是汽電共生的電力。而且,台電與提供汽電共生電力的業者有尖峰保證容量的約定,共高達2.04GW,甚至超過和平電廠加上台中火力一號機加起來的1.8GW。
撇除陰謀論的思考,台電也有必要解釋清楚為什麼不將資料公開?或是為什麼不對這些電力做進一步的調度?
無論是否啟用核四,我們都應該做好節電的措施
處理供電緊張可以從兩個層面下手,一個是供給面,一個是需求面,而台灣在後者的手段一直不夠多。
對照日本在311大地震後所做的各種節電措施,包括需求反應管理,以及民眾節電意識宣導,都能有效控制需求面(一方面也是因為日本的電力市場較台灣自由的緣故,所以可以使用的誘導與價格機制可以更靈活)。
除此之外,台灣社會對於能源政策相關問題似乎沒有看到更多的討論,例如剛剛提到集中電網的脆弱,以及這次凸顯的節能與抑制尖峰的準備及認知不足,再者,我們多元綠能的量也還不夠、加上建築節能的性能太差,都讓能源的使用無法更有效率。
在這次的電塔倒塌與限電警戒危機中,我們是不是能更進一步讓電力與能源相關的知識(不僅僅是台電數據資料)更科普、更貼近民眾,促進社會大眾對於能源政策的認識與討論呢?
*作者為臉書粉專「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共同經營人,社會科學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