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黃信堯的車壞了。和高中老同學聊天時,有人出主意說現在哪款車不錯,可以考慮看看,馬上就被其他同學吐槽:「最好是啦,他那麼窮。」
最後挑來選去,他只買了台8萬塊的二手車,讓人很難相信,他是前年代表台灣出征奧斯卡的金牌導演,但那些老同學都知道,名氣跟錢是兩回事,就連打牌賭錢也不會揪他,「因為知道我輸了也付不出來。」
這段話講起來平靜得毫無起伏,黃信堯好像是顆溪水裡的石頭,任憑外力如何沖刷,總是慢條斯理地沒太多反應,頂多偶爾會露出羞赧微笑,那些時候格外真誠。
最窮的同學變最耀眼的導演
這顆石頭的內在可紮實了。3年前他交出《大佛普拉斯》,戲裡拍撿破爛的流浪漢、顧工廠的保全,戲外因為沒預算,只好拍成黑白片,卻跟小人物的悲苦如此合拍,一路氣勢如虹抱回5座金馬獎,隔年更「出國比賽」,代表台灣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大概誰也沒想到,同學裡最窮的黃信堯,有天會成為台灣影壇炙手可熱的新星。
他出生於1973年的台南,從小家裡沒錢,國中就得去工廠打工,高中之後跑選舉場,白天貼海報、晚上發傳單。這段經歷跟時代氛圍有關,黃信堯高中時正逢解嚴,台灣政治風起雲湧,他就讀的長榮中學裡,不少老師假日會北上參加抗議、遊行,耳濡目染讓他關注起街頭上的事,也開始在民進黨的場子跑來跑去。
大學讀的是文化大學大傳系夜間部,來到政治核心的台北,彼時反核四運動如火如荼,黃信堯幾年下來卻感到失望,在過去的訪問裡他不只一次提過,見到很多黑暗的事,「太多運動者當官後,換了位置換了腦袋」,於是畢業後失落地回到台南。
那時,他受《南方電子報》「作自己的媒體,唱自己的歌」口號感召,參加紀錄片培訓,磨出拍紀錄片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因家裡需要錢,去當兵會有2年無法工作,讓他於是報考南藝大音像紀錄研究所,這段期間他一邊唸書一邊到處兼差,也曾休學回台北助選賺錢,一個碩士學位走走停停,總共唸了6年。
成名後都吃香喝辣?「你呷卡歹啦!」
記憶在經歷時間後總會成為養分。那時他常跟高中同學相約自在軒泡沫紅茶店,一群人圍在桌旁打牌、講幹話,彼時他初學紀錄片,還不知道要拍什麼,索性把同學當練習對象,拍大家打牌、喝酒、唱歌,一路零零碎碎地拍,在2005年交出《唬爛三小》。
那幾年他就這樣到處拍,拍過台南鄉土環境,也拍過柯賜海抗議,紀錄片是苦差事,幾乎沒有賺錢的可能,那個年代也難受到關注,但他大概從小苦慣了,灌滿底氣直說:「每個人選擇道路不一樣,拍紀錄片是我自己選擇的,自己選擇的還說辛苦,那就不要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