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維吉尼亞州12日爆發死亡衝突,一位支持種族主義的民眾開車衝撞反對者,造成一人死亡,當兇手費爾茲(James Alex Fields)的面貌曝光時,他的一切都符合大眾印象中的種族主義者:白人、男人,還留著新納粹分子最愛的「削邊頭」髮型。
如同所有極端暴力組織,出現在大眾媒體上的白人種族主義團體如三K黨(Ku Lux Klan)、新納粹(Neo-Nazi)或雅利安兄弟會(Aryan Brotherhood),大多數都是兇神惡煞的男人組成,以致不少人誤以為這些團體沒有女性成員,近日美國重掀檢視種族主義的聲浪,媒體和學者也翻出歷史資料,找出女性在白人種族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席之地。
惡名昭彰的三K黨起源於1866年,最初成員都是南北戰爭中戰敗的南方邦聯軍成員,強烈反對聯邦政府干涉地方事務,尤其是改善黑人待遇的政策等,他們提倡暴力行為,經常對黑人、黑白混血兒、廢奴主義者等施以私刑,但三K黨早期組織分散,後來逐漸沒落。早期三K黨沒有女性成員,但白人女性常是三K黨口號中需要「捍衛」的對象,以免白人血緣被其他有色人種「玷汙」。
1915年影史名作《一個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n)裡,導演格里菲斯(D. W. Griffith)在片中傳達,黑人不可能平等融入白人社會,但來自北方的政客等人操控黑人對抗白人,還暗示三K黨即將「重建秩序」。片中描寫的黑人全都粗魯、下流又暴力,最經典的橋段之一就是南方仕紳之女芙蘿拉(Flora Camerons)為了避免被一名黑人強暴而跳崖自盡。
《一個國家的誕生》在美國南部獲得巨大回響,此時正值一次世界大戰,影迷相信黑人和猶太金融家是造成國家分裂、經濟蕭條的主因,原本沒落多年的三K黨重新崛起,而且聲勢比以往更大,此時女性也開始扮演要角,三K黨第一位女性領袖就是超強公關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Tyler,與著名女演員同名)。
泰勒於1920年獲聘為三K黨公關主任後積極拓展論述,除了黑人之外,她把猶太人、天主教徒、新移民和共產黨人等不同族群統統劃分為三K黨的敵人,成功吸引大量群眾,三K黨迎來史上聲勢高峰,一度擁有400萬以上成員,據點也從南方擴散到全美。
泰勒也成為女性白人種族主義的「模範」,在她積極運作下,當時三K黨成員約有50萬名是女人,她們被稱為「三K黨婦女會」(the Women of the Klu Klux Klan)。WKKK擅長隱藏起暴力的一面,從教育、文化、社福層面著手包裝白人種族主義,一張傳單上曾出現這種標語:「妳在意我們民族的福祉嗎?作為公民一分子的妳,想要更好的政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