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新近發現,距離太陽系不到12光年的恆星「天倉五」擁有4顆大小與地球相似的行星,而且其中兩顆位於該恆星的適居帶,亦即與母恆星距離適中,地表溫不會太極端(冷、熱),容許液態水存在,有可能蘊育生命。
天倉五又名「鯨魚座τ星」(Tau Ceti),肉眼可見,其大小、光度等屬性都與太陽相似,是離太陽最近的類太陽恆星。科學家曾於2012年發現天倉五周圍可能有5顆行星「b、c、d、e、f」,這項新研究進行了更精確的分析,證實「e、f」的存在,並發現2顆新行星「g、h」。
新研究由英國赫特福夏大學(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UC Santa Cruz)學者組成的團隊進行,通過觀察天倉五本身的微小擺動(wobbles),確認了這4顆行星的存在。
研究人員在美國《天文學期刊》(Astronomical Journal)發表的論文指出,這4顆行星繞天倉五的公轉周期分別為20天、49天、162天和636天,質量都不超過地球質量的4倍,其中最小的一顆質量僅為地球的1.7倍。
外圍的兩顆行星「e、f」與母恆星的距離分別為0.5個天文單位和1.5個天文單位,處於恆星周圍適居帶(habitable zone)的內緣和外緣。適居帶指離恆星距離適中、行星表面溫度能容許液態水存在的區域,是天文學家尋找外星生命的目標區域。
不過天倉五有一個巨大的塵埃岩屑盤(debris disc),它的行星會受到密集的小行星與彗星轟擊,對生命來說是個不利條件。
由於行星本身不發光,太陽系外行星通常很難直接觀測到。行星的重力會使母恆星發生擺動,根據恆星光譜變化觀察這種擺動,是當前尋找太陽系外行星的主要手段。研究人員說,他們用新方法去除數據中的雜訊,達到非常高的分析精度,接近該方法的分辨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