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超過480年的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日前向中國政府低頭,同意把旗下研究中國的權威刊物《中國季刊》300多篇文章與書評撤下網站,換取該網站繼續在中國境內運作,引發各方熱議。中國官媒《環球時報》21日刊出社評,表示《中國季刊》讀者不多、影響不大,而且西方若不喜歡這麼做,大可以「不與中國接觸」。
劍橋大學出版社近日應中國政府相關部門的要求,刪除了該出版社中國網站上《中國季刊》的300多篇文章,大多與天安門、文革,以及藏獨等分裂主義有關。《環時》說,劍橋大學出版社本來也可盡享英國法律所賦予它的出版自由,但它在中國設立了一個伺服器,那麼中國有關部門依法行政,就沒什麼可指摘的。
《環球時報》說,中國管理互聯網的內容是為了中國的社會安全,是中國主權範圍內的事。至於這種屏蔽是否對中國也有不利的一面,這也是我們該操心的。中國會不斷總結經驗,實現自己穩健、可持續的進步。西方要是不喜歡中國的作法,「可以不與我們接觸」。「正所謂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如果它們全對,中國全錯,時間會最終懲罰中國,同時成全它們對先進的保持。」
《環球時報》說,西方人並沒有因為此事互罵「沒骨頭」、「站著說話不腰疼」,而是罵中國「強勢」,為中國迫使一些西方機構尊重中國的規定而忿忿不平。「其實這部分西方人是最蠢的,他們連這個世界上的基本法則都不瞭解,卻以為自己又聰明又講道義,他們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樣子有多可笑。」
「西方的價值觀和西方的利益長期處在人類社會的中心位置,這是西方的超強實力所造就的規則。這根本就不是道義,而是強權。」《環時》強調,中國互聯網法規都是自保型的,而不具有對西方的進攻性。此事雖然確實觸及雙方在意的原則,「誰的原則更契合這個時代」是力量的博弈,「時間會最終裁定誰對誰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