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選擇性緘默症協會在27日上午宣布正式成立。會中選出理事長黃晶晶、常務監事張兆軒、秘書長蕭玉萍,以及理監事和工作人員。黃晶晶表示,新的團隊將致力於促進選擇性緘默症相關的意識和權益。
選擇性緘默症並不少見 患者占孩童的千分之七
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是一種社交焦慮症,此症患者能正常說話和理解語言,但在某些社交場合卻無法說話。台灣選擇性緘默症協會表示,這種症狀遠比想像中常見,大約占孩童的千分之七。
家有選擇性緘默症孩子的莊先生坦言,「當初小孩被診斷患有選緘症的時候,和太太傻了十幾分鐘。」在此之前兩人完全沒聽過這種症狀,也不知道這種症狀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因此感到相當無助。莊先生說,幸好在小孩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一個很關心他的幼稚園園長,另外在貴人協助下也得到妥善的醫療照顧。現在孩子的症狀逐漸改善,莊先生也希望透過協會集眾人之力,幫助更多選緘症孩子的家長,「別再讓其他家長和我們一樣單打獨鬥。」
協會發起人之一的國小老師劉雅真表示,選擇性緘默的孩子在學校或社交場合幾乎無法用口語表達,連朗讀課文與回答問題都很困難,這時老師在去除壓力的前提下正確的引導就成為關鍵。她期待協會的成立能幫助老師們理解此症與提供協助,甚至導入輔導資源,幫助孩子走出緘默。
台灣選擇性緘默症協會於去年底由多位選擇性緘默者的家人及關心此症的老師、心理師和醫師申請成立,今年3月內政部核准籌設,4月開始招募會員。協會表示,希望能為這群默默承受的孩子和大人發聲,幫助不同特質的人相互理解和包容,讓社會更加多元、更多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