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之溫潤感,有一個來源是其半透明的特質。其實玉的透明度尚達不到半透明的程度,它只是透光而已。一個物質如果完全透明,如玻璃或上好的水晶,就有冰冷的感覺,明亮潔淨而流麗卻不近人。如果完全不透明,如頑石,就有粗糙的感覺,混濁而拙笨,不討人喜歡。玉之為物,質純而透光,渾厚而不失靈性。好玉者講究「透」,實即背面有光源,可顯現微亮,使玉之質地美呈現出來,而且有光采內蘊之感,含有深度、含蓄等特質。玉如果太薄而至於透明見物,其溫潤感就完全消失了。這就是後期痕都斯坦的玉製器物,雖十分精巧,總不能為中國人接受的真正原因。
中國儒家的君子形象就是如此。一位理想的儒者,有豐富的學養但不急於顯露,只在行為上很謙和地使人感受到,這就是光采內蘊。真正的讀書人沒有稜角,不會霞光四射,令人不敢仰視,而是很容易接近的。因此古人才說渾潤代表仁。自字義上看,溫潤是溫和、柔潤。色和為溫,性和也是溫。所以溫與和字幾乎同義。在溫度上,溫的意思是不冷不熱,也有和字的意味。古代溫文並稱,即溫的個性與文采、文雅相關。
若自古人「玉有五德」的觀念來看,古人對於玉的幾種性質,一視同仁,都認為很重要。可是後期的發展卻凸顯出溫潤感此一特點。主要因為其他性質並不是玉所獨有,而只有潤澤是其他物質所不具有的。恰好儒者以仁為主要的道德標準,以玉來象徵儒者就最合適不過了。溫潤既為玉器最重要之特點,到了後代,玉器就向強調溫潤的方向發展,佩飾就變得重要了。佩飾品最接近人體,最能突出形象。尤其到後代,禮器玉雖有《周禮》的記載,早已失傳,陪葬玉則為陶器所取代。佩飾之外是擺設,擺設是置於几案上以供欣賞的。古玉經發掘後,其大型者成為擺設品,其小型者就成為佩飾品。此二者均可為愛玉者把玩,享受其溫潤之感。後代製玉,也就在這兩方面發展了。
玉自溫潤之個性發展為可以把玩的佩戴玉之後,就有另一種個性,為人所稱道,那就是圓融。圓是沒有圭角,豐滿無缺;融是融合、不突出、不顯露、不固執、善調和。圓融是中國社會所喜愛的個性,這種個性雖無法認為是自玉文化產生,但至少可以由玉文化來印證。
把玩玉上手溫潤、柔和,古玉看上去溫潤柔和,都象徵了溫文圓融的人際文化。古人說溫如玉,早就把玉作為溫的德行之代表了。而上手之後,最忌圭角,所以不論造型與雕刻,均宜去角取圓,形成良好的手感。今人「玩」古玉稱「盤」,即以手指經常摩擦,使玉色呈現,圭角圓化。為了減少良好的軟玉過分瑩潔的特色,今人喜歡出土受浸變色的古玉,特別是微帶紅色或咖啡色的東西,因其呈色溫和而不露。宋元之後,甚至於玉上著色,以得到出土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