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擁有極佳的教育環境,培養出許多優質的人才,奠定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然近年來,不論是對岸刻意挖角,抑或主動出走,國內人才大量流失已威脅到台灣的未來,政府面對此問題卻無所作為。
大陸積極搶奪台灣人才
對於大陸企業祭出高薪,挖角我國科技或商業人才時有所聞,直接將台幣的薪水轉換成同數額的人民幣已非新鮮事;近期《商業週刊》一篇「中國買台青 愈玩愈大」報導,直指大陸各省市積極設立53個台灣青年創業基地,提供創業基金、高額無息貸款、免費辦公室與宿舍、稅賦減免等誘因,大量吸引國人至大陸創業;此外,大陸政府並鼓勵台灣學生至大陸就讀,入學標準從學測成績的「前標(前25%)」,大幅下降至「均標(50%)」;還提供一流企業的實習機會,例如今年的北京就提供世界級的BAT(百度、阿里巴巴及騰訊)、滴滴出行、愛奇藝(iQiyi)、新浪、搜狐、優酷土豆與去哪網等企業實習。
大陸政府吸引國人赴大陸可說是無所不用其極,部分創業優惠,連大陸本地人都無法享受;上述企業的實習機會,連大陸北大清華的最優秀學生,都未必有機會進入,台灣學生卻人人有獎。足見大陸統戰意圖十分明顯,尤其是對處於低薪魔咒的台灣年輕人,深具吸引力,有些職缺不但薪資水平高於台灣,未來的市場潛力更是值得期待,故有越來越多人前往大陸發展。
台灣人才外移問題嚴峻
有些人批判對岸基於統戰因素,額外提供許多誘因吸引台灣人才,似有「窮台」的意圖。然即使沒有這些優惠方案,大陸的薪資與市場前景還是足以吸引人才過去。而且人才外移並不只到大陸,也有不少人轉往其他國家發展。至於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有多少?學者間並無定論,有人認為應有百萬以上。主計總處今年三月首次公布其推估的結果,提出《104年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統計》,該統計係由入出國資料還要與勞健保資料等交叉比對得出的結果。結果顯示,2005年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僅有34萬人,2015年暴增至72萬4千人,十年來成長超過一倍之譜。而2015年以赴中國大陸者占 58%最多(達42萬人),次為至東南亞達15.40%。
另引用《聯合報》報導:國發會主委陳添枝指出,從政府大數據統計,2011年至2015年大專以上畢業生滯留在國外者有7.6萬人,約占過去五年畢業生總數的5%,其中又以大學以上的工商管理學門畢業生最多,逾1.5萬人。主計總處與陳添枝主委提供的數據,還是至2015年的資料,如今問題應該已更加嚴重了。
人才逆差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主計總處數據,2015年赴海外工作者中,有72.52%為大專以上學歷,84.69%為25至59歲者。這些人是我國最優秀的菁英,亦為國內的主力消費力族群。台灣人才一出走連知識與技術也帶走了,對我國產業競爭力大為減損,而且許多人到國外打拼之後,就很少回台灣了(有63%的人停留海外超過180天數),少了這些具備高消費能力的族群,我國消費也跟著下滑,無怪乎近年來國內的消費市場會如此低迷。而根據勞動部的統計,至七月底來台工作外籍專業人才只有約3.2萬人,而低階的產業及社福外勞人數將近達66萬人。易言之,台灣大量專業人才出走,引進的卻多是藍領低階外勞,形成人才逆差問題。這些外勞賺得的薪資大都匯回母國,對我國內需消費促進相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