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超觀點:正視台灣人才外流的警訊

2017-09-01 07:00

? 人氣

多數人認為,台灣人才大量外流的主要原因是低薪的環境,而歸咎於台灣老闆不願意將利潤與員工分享。論其實際,這應是倒果為因的說法,如果企業獲利豐厚,產業前景可期,老闆勢必要提供更高的薪資留住員工。本文以為,主要原因係台灣多數產業轉型升級效果不佳,一方面將生產基地外移至大陸等生產要素較低的地方,現正面臨大陸企業的崛起,舊有產業轉為競爭激烈的紅海;另一方面,國內又沒有更強的新產業興起,錯失上一波產業典範移轉的機會(例如:行動網路、新能源、新媒體、金融創新、大數據、生物技術與智慧製造),台灣整體企業的獲利能力下滑,難以提供高薪聘請員工。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京台青年創業論壇去年開始舉辦。
京台青年創業論壇去年開始舉辦。

政府毫無作為

面對嚴峻的人才流失問題,值得慶幸的是,政府已將其認定是國家安全層級的問題,想必要設法積極因應。然而六年下來卻不見政府提出什麼有作為的解決之道,行政院僅於今年4月通過國發會的《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草案(目前還在立法院審議中)。該法案放寬外籍專業人才來台限制,以延攬、留用國際優秀人才,立法精神頗值得肯定。

惟以引進外籍專業人才來台工作來解決我國人才流失問題,可謂是杯水車薪,蓋連本國人才都留不住了,有多少企業會願花大錢引進外籍人才?此外,蔡英文政府還以意識形態為考量,該法的適用對象排除最有可能來台的大陸人才。大陸人才具有同文同種的優勢,來台無外籍人士常遇到的文化衝擊問題,子女就學也較無障礙,薪資也相較歐美先進國家的人才略低,實為國內企業引進外籍優秀人才的首選,尤其台灣企業多屬規模較小的中小企業,國際化程度較低,資力也較為有限,聘用習用中文的大陸人才門檻相對偏低,卻被擋在門外。連大陸來台就讀的優秀學生,也不能在台就業,陸生政策只想填補國內大學少子化的缺口,形同幫大陸培訓優良人才,完全違背國際的潮流。

綜上所述,人才外流問題,仍須回歸產業面,責備企業不加薪、指控大陸企業惡意挖角或是仰賴引進外籍人才填補人才缺口都是不切實際的做法,無法徹底解決問題。釜底抽薪還是需要透過產業政策調整,政府應設法引導國內的產業升級,轉向高附加價值產業,才能留住我國人才。

*作者為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