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大運把柯文哲推上個人政治歴練的高峰,水漲船高,他趁機乘風破浪,由地方進撃到中央,並不意外。在德國社會學家韋伯看來,巧取豪奪,以追逐力量,或鞏固權勢,都是政客在嚐到權力滋味後,不可避免的傾向,世界各國皆然,柯文哲顯然也擺脱不掉大權在握與光環圍繞的誘惑。
以世大運成敗論英雄,從而斷定柯文哲的政治身價與後勢,固然有相當憑據,卻不免只及表相,或言之過早。2018年台北市長選舉還有15個月,人的記憶與熱情有限,選民更未必與世大運觀衆或柯文哲的粉絲重叠。曲終人散,世大運的喧嘩和風光很難有效持續。
當世大運開幕式被短暫鬧場後,柯文哲罵反年改的個人與團體是「王八蛋」,約50萬人在他的臉書上按讚,數目龐大。許多人因此相信這些是柯文哲的粉絲,也是他連任勝選的基本盤,亦即在藍綠之外,柯P的第三路線已然形成。
如此看法似是而非,缺少批判精神和操作,忽略了在虛擬世界裏移動滑鼠或敲打鍵盤,與真實世界中的動作,其實有很大的差距,更可能對公共空間的行動參與,帶來替代或負面效應。上網是個人行為,投票卻是社會行動。
舉個例說,2013年香港特區政府在拖延了3年多後,終於發了兩張免費電視牌照(有線寛頻的奇妙電視與電訊盈科的香港電視娛樂),但排除志在必得的香港電視。當時,49萬人透過臉書聯署,要求有關單位解釋為什麽香港電視被拒絶,氣勢不輸2003年50萬人上街反對基本法23條立法,也比2014年參加佔領中環的實際人數還多。
不過,上網與上街是兩回事,前者舉手之勞,後者卻得走上街頭,以行動表達意見。2013年10月23日,香港電視工會號召群衆上街遊行抗議,事後宣稱有8萬人參加,警方的統計是最高峰為2.18萬人,人數估計懸殊。兩者比起臉書上的49萬人,都天南地北,這是想像與現實難以磨合的分歧。
在柯文哲眼中,幾10萬人在短時間内表示支持,當然說明他具有鼓舞並吸引他人隨從的能力。依韋伯的分析,柯文哲多少帶點真正政客的魅力,足以累積可觀的政治資本,長此下去,柯P的興起恐怕不會曇花一現,更可能指點台灣未來的江山。
問題只在於,對任何政客來說,1天的世事變化或個人差錯,特别是天災人禍,足以改變政治的遊戲規則與政客的籌碼,更何况1年多的時間。這期間,不管是個人算計、政黨折衝與兩岸政治糾纒,稍為風吹草動,都難免打亂柯文哲的脚步。
柯文哲以首都台北市長的地位主辦世大運,在他的政治生涯,或許是一大步。他的閉幕致詞卻對外展示中華台北市長的格局,毫無政治擔當與道德執著,就台灣的未來,頂多只是一小步,更可能是故步自封。
*作者為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客座教授,本文部份根據《民主、民意與民粹:中港台觀察與批判》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