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里西認為,目前的機器人或人工智慧與人的區別在於,人的思維中包含了動機與認知兩種模式。人類的任何行為都有動機,比如為了吃喝與生存、為了安全與繁殖、為了榮譽與理想等。而現有的機器人只有認知,沒有所謂的動機,因為它的目的是由人類設定的。機器人只是工具,為了滿足人類的特定需要而存在。
然而,機器人可以是人的影子,因此帕里西區分了兩類機器人:實用機器人和類人機器人。後者正是科學家需要的,前者只有認知思維,後者卻設定了動機,例如設定機器人需要定期獲取能量,以求生存。具體的做法是:在電腦中,建置一個機器人程式,為它裝配飢餓感測器,讓它在一定的虛擬空間裡尋找食物和水。食物用食物令牌代替,水用水令牌代替,兩種令牌分布在不同區域,讓機器人自主決定獲取這些令牌的路線和順序,找不到就會死亡,以此來觀察機器人如何做出決定。
同理,也可以設定機器人需要規避一些危險令牌,以保障自身安全。或是,需要透過和其他機器人交換程式碼,產生新的後代(繁殖),甚至設立財產觀念、遵守規則的動機等,藉此觀察在這些動機的驅動下,機器人如何進化出類人的社會意識、語言、文化、情感,乃至藝術和宗教。尤有甚者,還可以製造男性機器人和女性機器人,並且賦予機器人保護後代機器人的動機,觀察它們如何發展出家庭觀念和實體。
科學家這樣製造機器人,可能沒有任何實際應用的價值,比如製造會犯錯的機器人、會生病的機器人、會做夢的機器人、會難過與高興的機器人⋯⋯因為工具是不應該犯錯、開小差的,但這些是人類的特性。在這種思想方法下,製造人工智慧的過程,不再只是製造服務人類外在需求的工具,而是人類了解自己的一種過程。像這樣的研究,已經有一定的成果了,也開拓過去心理學、社會學從未有過的視野。
不過,讀者可能會看出一點點「危險」,類人機器人會不會最終演化出自我意識?它如何處理與人類的關係?這種研究會被宗教人士看作是一種僭越嗎?因為科學家在做上帝做的事情—造人。不過,科學研究與宗教不同,本質是對人類自身的對象化研究,生命就是不斷地「生成創造」。工具理性問題在這裡遇到新的場景:在機器人內部,實現對工具理性的超越。歸根結柢,這是借助人工智慧展開自我反思,同時指導人類發展人工智慧,對於思考機器人如何融入人類社會,以及如何參與人類的文化、社會生活,都會有豐富的啟發。
基督新教把人類看作上帝實現自我意志的工具,而人類的自我反思總是在克服這種工具性。人類不應該只是工具手段,應該是目的和手段的統一,這點可以在人工智慧身上付諸實踐。
*作者李彥宏為百度公司創辦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先後擔任道瓊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即時金融資訊系統設計者,以及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Infoseek公司資深工程師。他所持有的「超鏈分析」技術專利,是奠定整個現代搜尋引擎發展趨勢和方向的基礎發明之一。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文化《智能革命:迎接AI時代的社會、經濟與文化變革》。